探春:现实有力

潘的迷宫
《红楼梦》的主要人物中,探春很特别,其他人主情,不论是儿女之情,还是人情世故,而探春却是以理为主,即使感情,也是理性表达,情理相宜,有一种男子气概。她关心着家族的命运,并尽自己的努力,用自己的行动和魄力,为这个即将衰败的家族注入了最后一股革新之力。 应该说,红楼中的人物,真正具有一种维护并振兴家族使命感的,只有探春和他父亲贾政。不过,贾政更多关注着官场公务,所以对当时家族内部的痼疾和隐患看得最清楚、想有所改革、也能付诸行动的,唯有探春。她有一种有别于闺中小女子的大格局,是入世的管理人才。 王熙凤在管理上虽也是出名的能干,但她毕竟是外族媳妇,根底是私心私欲,甚至可以说“监守自盗”,加上没有文化,这一点凤姐自己也承认,所以出发点与之不同。而另一个宝钗虽然明白,但她就像王熙凤说的,“不干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也难十分去问她”。 对待自己的出身:认知定位准确、杜绝玻璃心 探春的生母赵姨娘和弟弟贾环,用现在的话说,情商智商都不及格,在贾府的地位,连好一点的丫鬟都比不上,而且常常跑出来拖后腿。探春能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深得贾府内部上下人的认可,着实不易。 对待自己的出身,探春并没有像赵姨娘和弟弟贾环一样表现出不自信和玻璃心,而是给自己明确的定位:自己是贾府名正言顺的三姑娘,大娘是王夫人,姨娘就是姨娘,舅舅是刚升任的王子腾。 赵国基抚恤金一事,是探春主办的第一件事务,关系到此后在众人中的权威。然而,论起私情,赵国基毕竟是探春血缘上的舅舅,因此曹公巧妙地安排赵姨娘来闹一场,公私矛盾之中看出探春的内心立场坚定、办事果断泼辣,“精细处不让凤姐”。 面对情理矛盾,探春拎得很清,站在自己是贾府三姑娘这一认知上,按照惯例和制度办。虽然看起来似乎是有些过于现实,赵姨娘也骂她“忘本攀高枝儿”,然而细想起来,探春也必须要有这种“划清界限 ”,才可能在贾府这种等级分明的富贵世家立足,否则就像迎春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