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地马拉传说

[危地马拉] 米盖尔·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Miguel Angel Asturias)
献给曾给我讲故事的母亲 译序 初次听到米盖尔·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这个名字是在本科三年级的拉丁美洲文学史课堂上。当时的我对拉美文学略知一二:加西亚·马尔克斯、巴尔加斯·略萨、路易斯·博尔赫斯、富恩特斯、科塔萨尔、鲁尔福、聂鲁达……然而,我对这位196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却很陌生。为了考试,我努力背诵他的名字,记住了他以《总统先生》和《玉米人》彪炳于文学史。 我曾想,比起加西亚·马尔克斯和巴尔加斯·略萨这两位诺奖得主,在中国,关注阿斯图里亚斯的人确实不多。或许是因为他出自危地马拉的缘故,我们跟这个国家并没什么特别的交情,或者说比较生疏,而当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时,我国又处于“文革”时期,自然冷落了这位文坛巨匠。 2013年年底,上海译文出版社刘编辑给我邮寄了再版的《总统先生》和《玉米人》,并邀请我翻译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的第一部故事集《危地马拉传说》。虽然我对这本书并不熟悉,但想来这样一本短篇小说集,篇幅不长,翻译起来应该没多大难度。然而,随着翻译工作的进行,我发现自己最初的想法完全不对。 《总统先生》以犀利的笔墨描绘了一个阴险狡诈的暴君形象,《玉米人》则展现了印第安人与白人在玉米种植上的矛盾冲突。这两部译本文笔简明流畅,不见经营,但见文采,实属不易。与这两部作品相比,《危地马拉传说》的基调明亮轻松许多,体现的是印欧文化与欧洲文明的碰撞与融合,一种危地马拉人对混血身份的探寻。但本书阅读起来有一定难度,其原因在于: 一是比喻与情节的奇幻诡谲。作品的写作手法不像我国传统的文学作品,也异于西方古典小说和浪漫主义小说,但似乎又不是法国超现实主义的味道。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借用了玛雅-基切人的“圣经”——《波波尔·乌》——中的古老神话,通过奇特别致的比喻和扑朔迷离的情节,呈现出一个神秘梦幻、色彩斑斓、玛雅文明与天主教文明杂糅的危地马拉国。 二是词藻与诗句的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