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主义:从波德莱尔到贝克特之后

[美] 彼得·盖伊
献给米米和多伦 文人是世界的敌人。 ——夏尔·波德莱尔 为了描画出当代事物那最重要的特质,画家使用了最现代的表现手段——震惊。 ——纪尧姆·阿波利奈尔 前言 本书的研究对象是现代主义,包括其兴起、繁荣和衰落。读者们不难发现,本书乃是一本历史书;虽然在必要的时候,我会忽略年代,但是主导方向还是从过去到现在按年代顺序一章一章地讲述,并且每章之内也都是按照这样的顺序。说本书是历史书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我并没有拘泥于对小说、雕塑和建筑等进行刻板的分析,而是将现代主义大师们的作品放到他们生活的时代中去。 然而本书并非现代主义的通史,因为将现存的浩如烟海的资料囊括于一本书中几乎是不可思议的,否则就只能被缩减成一堆粗略的梗概。为何在现代主义小说家中我没有讨论威廉·福克纳和索尔·贝娄?为何在现代主义诗人中我没有讨论威廉·巴特勒·叶芝和华莱士·史蒂文斯?为何在现代主义画家中我没有讨论弗朗西斯·培根和威廉·德·库宁?我又为何对作为画家的马蒂斯只字不提,而只把他归为雕刻家?我可以跳过作曲家阿隆·科普兰和弗朗西斯·普朗克或者建筑师理查德·诺伊特拉和埃利尔·沙里宁吗?在那么多划时代的电影导演中,难道我只讨论其中四位就指望把他们全都涵盖了吗?我为何没有讨论戏剧和摄影这两个领域呢?如果是写一本通史,我就应该讨论所有这些内容。但是,正如我在绪论篇“现代主义氛围”中所说的,我关注的是现代主义者们所共同拥有的东西,以及培养或压制他们的社会条件。 因此,我将画家和剧作家、建筑师和小说家、作曲家和雕刻家看作现代主义时期不可或缺的元素之范本。但是,我又对这些内容进行筛选,从而得出对现代主义的可行性定义,包括其范畴、界限和最具特征性的表达方式。首先我必须声明,在筛选的过程中,我没有被自己的政治观点所左右,即使有也是无意识的。毕竟,我对诸如法西斯主义者克努特·汉姆生、顽固不化的高圣公会教徒T. S. 艾略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