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学会爱自己,再遇见对的你
周梵
自序 在关系里,体验爱、感受爱、成为爱
两千多年前,卓文君给司马相如的《白头吟》里有一句:“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亲密关系都是人类亘古不变的课题。活在这个婆娑世界,有那么多丰富的体验——喜悦、悲伤、担忧、恐惧、快乐、无聊、迷茫、兴奋……
我们需要联结、需要陪伴,没人能独自坚强,无人分享的成就只会变成另一种悲哀。
卓文君说:“愿得一心人。”然而,“一心人”能不能得到,取决于我们自己的这颗心。如果我们自己的心是分裂的,执着于好与坏、善与恶、强与弱、正确与错误的一端,始终执着于自己旧有的认知,无法超越二元对立的意识形态,那么我们是得不到“一心人”的。
没有平和,就会有攻击性:对内攻击,就常常感到懊恼、愧疚,在关系里就表现为讨好、牺牲;如果不想面对自己的攻击性,就会把这部分投射到伴侣身上,对他抱怨、指责,或者隐蔽的攻击——疏离、冷漠。
没有平等心,就会评判、比较,经常陷入内心的不安、嫉妒、自卑、自疑中。如果想掩饰这个部分,就会投射到伴侣身上,嫌弃自己的伴侣,缺乏尊重,甚至滥情。
亲密关系会像显微镜一样,把你压抑的、匮乏的、恐惧的、攀附的……你用各种技巧在日常生活中隐藏的、不想面对的这些,它都会全面而精准地呈现出来,因为这种一天24小时长时间的、零距离的相处,内心底层的东西必然会全面暴露在另一个人面前。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在世俗世界也许取得了些成就的人,最容易在亲密关系里体验到挫败感;那些几个星期或几个月才见一次面吃饭、喝酒、喝茶的朋友都认为你不错,但唯独你的伴侣(或孩子)总能一眼看穿你最隐秘的弱点。他们总能轻易地说出一句话戳中你的痛处。亲密关系就是这样,让你无所遁形。
这确实让很多习惯了活在社会形象中的人万分惶恐,因为甚至连他们自己都不确定,长年累月压在心底的东西,一旦被扒出来,会是什么恐怖的玩意儿,会不会把一切都给毁了?所以,这就是人们为什么觉得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