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裸裸的经济学

[美] 惠伦
值得中国读者借镜的通俗经济学 《赤裸裸的经济学》以美国面临的经济问题为主轴,回答了人们的一系列疑问,诸如就业政策、全球化、公共部门的作用、劳动力市场的歧视、金融监管、政府补贴、货币政策等。 作者写作的目的是:给日常生活赋予符合逻辑的严密解释。但是,解释的方式不是采用令人生畏的数学公式和严格推导,而是用数据、奇闻趣事和案例,直接告诉普通大众经济学家的结论,这就是“赤裸裸”的含义。 在结构上,本书也没有教科书式的罗列,比如它几乎把传统微观经济学的全部内容,仅仅压缩在两章的篇幅内,这也使得本书的视角异常宽阔,比如经济与政治的关系、信息经济学,本书都有所涉及。 本书最大的特点是从美国经济和市场的现实出发,着重回答民众关心的“新”难题,为公众理解美国经济和政策,进而判断经济的走势,提供了一个明晰的理解框架,为消费者、投资者的行为提供一个可资参考的思路。 《赤裸裸的经济学》的另一个特点是匡正了人们对于市场的误解。比如,资本市场的“有效市场理论”经常被学者们诟病,投资者对此嗤之以鼻,可是正如作者所言,有效市场理论仍然是严肃而正确的,而基于行为经济学的种种理论,不过是“利用别人的失误挣钱”的投机理论,不足为投资者所秉持,而拥有耐心和进行长期投资的观念才是最重要的。 可以预计,美国经济和市场今日所面临的问题,将逐渐在中国显现,因此,本书对于中国读者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王福重 中央财经大学 中国经济与政府研究中心主任 序 100多年前,苏格兰人托马斯·卡莱尔给经济学贴上了“沉闷的科学”的标签——这个标签现在已经广为人知,因为经济学确实看起来晦涩难懂、枯燥无味。经济学理论中充斥着“一方面,另一方面”之类的语句模式,对此哈里·杜鲁门曾经说过,为了避免含糊不清,他需要“独臂经济学家”。事实上,卡莱尔的思想非常与众不同,他提醒我们稀缺性是无处不在的——即我们不得不在满足相互竞争,今天与未来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