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课

叶开
跨界+异质碰撞=创造! 第一讲 自我认识与自由思考 “写作”的核心要义之一,是彰显暧昧不明的事物。写作如同一束光,照到不被看见的事物上。 第一节 什么是写作 我们通常都习惯把写作叫作“作文”。 大家都习惯了,似乎没有什么疑问。 “作文”以应试为目标,有着明显的作文套路,是一种特定的、狭义的写作模式。 “作文”这个表述,把“写作”狭窄化、扁平化了,局限性很大。 在这次写作课上,我们要修正“作文”的说法,定其名为“写作”。 当我们讨论“什么是写作”时,它的定义可以做到简单而明确。 龙应台女士在台湾大学法学院的一次演讲中,用一句德文来描述“写作”——“使不被看见的东西被看见”。 “写作”的核心要义之一,是彰显暧昧不明的事物。写作如同一束光,照到不被看见的事物上。 我们再重复一下,“写作,使不被看见的东西被看见”。 这里的用词需要仔细体会——“不被看见”和“看不见”意思不同。不是你“看不见”,而是“不被你看见”。前者,你是主体;后者,你是客体。这其中有复杂区分:主动的“看不见”,和被动的“不被看见”,有着本质的区别。过去,知识界常常把“文化启蒙”看成救国救民的最重要方式,这里说的“启蒙”,就是“使不被看见的事物被看见”。 人类的肉眼受各种限制。有可见光、不可见光,可见光谱的波长范围会造成肉眼“看见”的局限。我们通常以为眼见为实,所见即所得,但现代科学发展揭示,人类肉眼能看到的范围有限:微观中,肉眼看不见细菌、病毒;宏观中,看不到遥远星系。 未经训练的思维,如同肉眼一样,能抵达的范围非常狭窄——通常来说,“太阳底下无新鲜事”。你看到的,是被允许看到的。你读到的新闻被精心编辑过,你思考的问题被无数先哲思考过。你以为自己在思考,其实你的脑袋只是别人的跑马场。 要做一个看得更多、想得更博、写得更精深的现代人,就要以广泛有效的深阅读来拓展我们的视野,以切实有效的创造性写作来磨砺我们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