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蔡尚思 导读 吴瑞武 评注
作者简介 图片 蔡尚思(1905—2008),福建德化人。七岁始读五经,先后向王国维、梁启超、陈垣、柳诒徵、蔡元培等名家求教,得到诸多指点。历任复旦大学历史系主任、复旦大学副校长等职。其系列著作《中国思想研究法》《中国历史新研究法》《中国传统思想总批判》《中国文化史要论》《孔子思想体系》《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论》《中国近现代学术思想史论》《中国礼教思想史》,在学术界有很大影响。 图片 吴瑞武1928年生于浙江宣平。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曾任蔡尚思教授助手十五年,长期从事中国思想史研究。著有《中国文化名著选读》(与人合作),协助蔡尚思教授编著《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论》《中国近现代学术思想史论》《中国礼教思想史》等,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序 我只想约为数点,略提一下: 一、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一是我写的《〈论语〉导读》,二是吴瑞武同志写的《〈论语〉类编简释》。要知道,《论语》一书在中国古籍中最为杂乱,我读《论语》至今已八十多年,也苦于无法完全知道哪几句话、哪几段话是在哪一篇中。我写的《〈论语〉导读》与吴瑞武同志写的《〈论语〉类编简释》,就是首先要解决这个两千多年来没有解决的重大问题。但读者应当注意到的是:上编第十一章与第十二章是以有关的句为主的类编,而下编全部却是以有关的章为限的类编。这是二者同中有异的地方。 二、上编最为重要与篇幅最长的有两章:第十一章是我试图具体分析其所有重要思想的主次地位问题;第十二章是我敢于试图具体分析其思想的精华与糟粕的问题。以上两章引文出处的数字,全沿用杨伯峻先生著《论语译注》。 三、我把《论语》全书归纳为若干问题,以《论语》证明《论语》,是一种最为可靠的直接证据,深盼今后学者也根据《论语》原文展开争鸣。 四、上编从第十章到第十五章都是我用力最多的部分。 五、我也提出研究《论语》须知的其他有关各种问题,如第一章到第九章。 六、我一生研究孔子《论语》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