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就买单

闻珺里
序一 曹寇 我个人认为,中国三十年来的经济活动,其主要成果就是抛出了一批被誉为“中产阶级”的群体。他们的青春期大多集中在1990年前后,九十年代是他们的奋斗史或发迹史。新世纪以来,他们才真正进入公众视野,并被视为“成功人士”。鉴于他们对这个国家的财富攫取倍于常人,其价值取向、审美趣味,乃至生活理念或方式,渐次成为主导这个国家社会动向的“民间力量”。对比于基于虚构的革命英雄主义,他们在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双赢”,对更年轻的一代来说,具备真正的“学习”意义,是为机场书店内的励志教材或鸡汤读物。他们未必是“有头有脸的人”,但绝对是1949年以来第一批“体面人”。闻珺里的这部小说叙述的就是他们的生活故事。 但如你所知,他们的真实状况并非你想象的那么光鲜。他们有他们的苦,有他们的罪,他们自视为某种遗孤。他们不是生来如此,他们也可能来自穷乡僻壤,屁股后面也可能有没擦干净的屎。在现实生活中,他们也麻烦不断、烦恼不已。总之,在这个国家,他们一点也不笃定,相反,他们神经可能更为纤弱。他们深知,这个国家不是他们的(当然,也不是“我们”的,没人知道是谁的)。他们只是在这个国家及时“捞”了一笔的人。这个国家稍有风吹草动,他们比拿不到工钱的民工都缺乏安全感。要么出国(如小说中的李红卫夫妇),要么及时行乐,“烂”在这个谁也说不清道不明的世道里(如雷帐、夏致等人)——所谓“埋在春风里”。 我不是“中产阶级”,上述“思想性”是拜闻珺里小说所赐。不夸张地说,迄今我也没有看过写得如此精准,也堪称惨烈的,表现“中产阶级”生活的小说(这样的小说有没有可能都是个问题)。它的现实性和真诚度远远超过我的阅读范畴。我通常读到的无非是:依托文学概念、阅读经验的胡编乱造、咬文嚼字,对这个大师那个大师的致敬之作,此外就是那些“回忆性”写作,不厌其烦地陈述其美好或苦难的“过去”。荒唐或无奈在于,鲁迅还会被人从坟墓里刨出来借古讽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