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黄金时代:唐朝的日常生活

[美] 查尔斯·本
前言 这本书是根据我在夏威夷大学教的课程《古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编写的,这个课程我已经教过五六遍。这门课的目的是为了让外国学生了解古代中国的历史、哲学、宗教、文学、艺术和其他领域。这本书既包括了物质方面(从厕所到坟墓),也包括了封建时期的社会风俗(从节日到葬礼)。在以学术研究为主的课程中,这两个方面的内容有时会被忽略。这门课程包含了中国3000年的历史。由于精力有限,我不得不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唐朝时期(公元618~907年),将这约300年的历史当作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在许多中国人眼中,唐朝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黄金时代,其历史值得人们学习与借鉴。李白和杜甫这两位诗人是公认的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公元18世纪时编写的《唐诗三百首》是儿童学习写诗的启蒙读本。该时期的吴道子虽然流传于世的画作并不多,却被后世推崇为最伟大的画家。唐朝时的音乐、歌曲和舞蹈也有较大的发展。公元637年颁布的法典《贞观律》一直被后世沿用,直到明朝(公元1644~1911年)才进行了修改。日本、韩国半岛和越南的封建社会时期的法律,也是以这本法典为基础的。唐朝时期出现了两种新的记录历史的方法,成为后世记录历史的标准方法。唐朝还是世界上第一个颁发官方医学书籍的朝代,而且该书是历史上第一本有插图的医学书籍。对现代文明的出现具有重大意义的印刷术和火药也于唐朝时发明。唐朝时期,佛教盛行,教徒众多,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对统治阶级也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佛教的一个分支——密宗佛教在唐朝时也非常盛行,并且达到了顶峰。最后,茶在唐朝成为了中国人最重要的饮品。 唐朝的历史大部分是关于达官贵人、文人墨客和宗教人士的(主要是指佛教与道教信徒)。在编年史、人物传记、文书和小说等资料中,有大量记录这些精英阶层的日常生活的文字。史学家、作家和统治阶层并不重视对商人、手工业者、农民和奴隶的历史记录,这些底层的人民也没有记录下自己的生活。关于他们的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