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世言

(明)陆人龙
出版说明 《型世言》,全称《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是明末杭州小说家陆人龙撰写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约刻于崇祯五年(1632)。原本今藏韩国汉城大学奎章阁。此书自明末清初以来,湮没已久,不为人知。明清文献中未见提及,王古鲁、孙楷第、郑振铎、大冢秀高诸研究家的著作书目中也未见著录。今所知唯一提到《型世言》之名的,是峥霄馆刊本《皇明十六家小品》。书中有征文启事两页,称“见惠瑶章,在杭付花市陆雨侯家中;在金陵付承恩寺中林季芳、汪复初寓”。其拟刻书目中提到:“刊《型世言二集》,征海内异闻。”此《型世言二集》是否最终刊成,尚不可知,但《一集》应当已经完成,它就是现在这部《型世言》。正是由于人们对《型世言》一无所知,导致在研究明代通俗小说尤其是话本小说时,遗留下不少未能解决的问题。因此可以说,《型世言》的发现,填补了古代白话小说史上的一个空白。所以,当1987年台湾东吴大学吴国良教授、法国国家科研中心陈庆浩先生在韩国汉城大学奎章阁发现《型世言》存本时,大有“洛阳纸贵”之势。 《型世言》与“三言”一样,是作者出于一种社会责任感创作而成的,作者旨在以自己的作品来教育读者、匡正世风。型者,模也,榜样之谓也。所谓《型世言》,就是教人应当怎样立身处世的一部书。由于它写得好,故事新奇,描写生动,体制也跟“三言”“二拍”一样,所以大约清初时有人利用残本进行覆刻时将其改名为《三刻拍案惊奇》。可以说,此书从思想内容到写作技巧都可与“三言”“二拍”并驾齐驱。 首先,《型世言》跟“三言”“二拍”一样,继承、发扬了我国话本小说的艺术传统,非常重视作品的故事性和吸引力。其中大部分作品都经过作者精心剪裁和巧妙编织,使故事曲折复杂,情节跌宕起伏,吸引读者非读下去不可。加之作者关心社会人生,注意观察各种人情世态,故能在自己的作品中将其描摹曲至,使人如临其境。语言洗练,笔调轻松,庄中带谐,读来极富情趣。 其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