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爸爸绑架了

[日] 角田光代
插图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绑架中的双重救赎 ◎南桥 “暑假的第一天,我被绑架了。”《我被爸爸绑架了》一书就是这样开始的。“绑架犯”是叙述者小春的爸爸。小春已经很久没见过爸爸了,妈妈用各种谎言掩饰夫妻已经分开的现实。“只有每天见面的人才谈得上‘喜欢’还是‘不喜欢’。我自己也不清楚究竟喜不喜欢爸爸。”而到了故事的最后,爸爸“在我眼里却不可思议地散发出光芒,仿佛被金色胶囊包裹着”。这是一个有关成长和亲子关系的故事,作者为日本当代著名作家角田光代。此书曾获日本路旁之石文学奖、产经儿童出版文化奖,后获得台湾地区《中国时报》开卷好书奖。能得到这样的认可,是因此书出色地描述了一个既独特又普遍的成长故事。 成长是写不完的话题,甚至可以说是人类唯一值得书写的故事。每一个人,都要经历慢动作的蜕变,脱离上一辈的影响,成为独立的人。不管我们来自什么样的家庭,成长都会发生。其过程并不全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那么简单。幸福的家庭会产生不幸的孩子,不幸的家庭也会育成快乐而成功的孩子。这正是人生的复杂与诡异之处。 此书描述的是一个破裂家庭的成长。一个孩子,在其人生的开端,抓了一手烂牌,还得继续打下去。到后来,要么和父母断裂关系,要么和父母达成默契。孩子要在与对方和解或独自和解之间选择,有时候这双重和解同时发生。奥斯卡·王尔德曾称:“孩子开始爱父母,长大以后论断父母;有时候会原谅父母。”小说中的小春,最后理解了父亲,与之和解,甚至说希望有更多的“绑架”。孩子自己,也在这个过程中,从舒适区里走了出来,开阔了生活的境界,可以说这绑架带来的是双重的救赎。 破裂的家庭里,亲子关系更为微妙。家庭破裂,会让所有人成为受害者,孩子所受伤害通常最大。父母亲也都是有局限的人,在对峙中,有时候会忘掉孩子是二人爱的结晶,是共同培育与关爱的对象,不是一方的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