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〇年代(增订本)

柳红
图片 图片 柳红 著 八〇年代 : 中国经济学人的光荣与梦想 四川人民出版社 •成都• 图片 增订本序:1980年代的“民族记忆” 图片 朱嘉明,经济学家,生于1950年,北京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1978年第一届研究生,参与创建国务院技术经济研究中心,1984年莫干山会议发起人之一。 在中国经济改革四十周年之际,柳红的《八〇年代:中国经济学人的光荣与梦想》再版,值得高兴。因为这本书记载了1980年代中国三代经济学人为中国改革所做的努力与贡献。近年来,各个阶层的人士都表现出一种对1980年代的怀念情感,而且呈现出愈来愈浓厚的趋势。这其实是一种“民族性”历史记忆的表现。一般来说,“民族性”的历史记忆有这样几个特征:跨越社会的阶级和阶层;涉及至少三代人;不断被重新解读和赋予新的历史含义,构成民族文化的反思现象;记忆可以传承更年轻的一代人,引起后人的共鸣。中国自20世纪开始至今,120年过去,从清朝到民国,再到共和国,历史事变多矣,几乎每个十年都有它的特色,没有任何上一个十年可以预测下一个十年。但是,属于“民族性”的历史记忆并不太多,大概有三次:第一次是抗日战争;第二次是“文化革命”;第三次是1980年代改革。抗日战争和“文化革命”所留下的“民族性”的历史记忆符号是灾难、困苦以及悲欢离合、家破人亡;而1980年代给人们留下的符号是宽松、理想、希望和热气腾腾的向上与进取。这是因为:1980年代建立新经济制度的框架,奠定经济起飞的基础,确立中国与世界相互依存的格局,整合了国家的精神和物质资源,开启全方位现代化转型。在这个意义上说,1980年代,不仅是中国现代史不可逾越的时期,更是中国未来历史的全方位坐标。今天中国的各种经济、政治、社会问题和现象最终都可以在1980年代中找到基因和逻辑。1980年代不仅吸引着经历过这个年代的人,同样吸引着没有经历过1980年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