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灯:山这边的中国
黄于纲
作者简介
黄于纲
200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2003年至今行走于湘西凤凰凉灯苗寨进行创作,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并成为80后艺术家中的翘楚。其绘画和文字作品,从社会学和艺术学切入,以“现实主义”态度述说当下中国的社会及文化变迁。 图片
图片
图片: 阳光和云彩讲述故事的地方
图片: 青年艺术家黄于纲笔下不一样的凉灯 这些视觉文献,让我们看到了山那边的中国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序
凤凰以西两万米
——黄于纲和他的凉灯艺术
野夫
一
2016年岁暮,我辗转赶到湘西,重游凤凰的笙歌繁华。次日,乘车走极逼窄陡峭山道,来到凉灯。凉灯是一个古老苗寨,一色的土墙,低矮瓦屋,竟然没有一家是新修的水泥砖房。我亦土苗山区人,却从未见过还这么穷困原始的部落。而这里,距离那个旅游国际化的名城,不过二十公里。
这里向无游客,保持着原有的安静和古朴。男人多著破旧汉服,女人依旧苗装,黑色长巾盘头,蓝衣服缀银饰,全村皆说苗语。我们大群人的涌入,是来参加一个独特的艺术展。黄于纲创作的凉灯,就被悬挂张贴在凉灯的每一面土墙上。他在这里生活创作了十年,村民们熟悉他笔下的每一个面孔和风景,家家户户都配合着他的个展。
几个汉子在杀猪,惨叫撕破了一点宁静。一些苗女在洗菜。这都是在为我们预备膳食。一行几十人在村里泥路上晃荡,我为这个奇异苗寨的存在,以及为黄于纲的油画、水墨、雕塑和摄影等作品的刺目陈列,而深深地震撼着。这个飞扬跋扈的时代,还有这样一个年轻艺术家,还有这样一个被遗忘的村庄,这一切无不让人暗自生疼。
策展人杨卫在一家火塘边主持研讨,大家围火煮茶,坐而论道。腊肉,梭筒钩,鼎罐,柴灶与大铁锅,都把我带入童年的记忆。一个明显痴呆的苗妇在烧火,除开火焰漫卷着红黄,整个世界仿佛都是漆黑的。就像黄于纲的作品一样,黑,是他最突兀也最写实的基调。
整个寨子没有任何一点公共空间,山胞们卸下自家门板,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