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奥兰多(卡尔维诺经典)

[意] 伊塔洛·卡尔维诺
前言 1.罗瑟兰度斯,罗兰,奥兰多 每本中世纪的历史图册中都附有一张小地图,通常涂成紫色的区域标明了法兰克国王查理曼,即此后的查理曼大帝征服的疆土。一大片紫罗兰色的云朵笼罩在欧洲上空,甚至延伸至厄尔巴岛和多瑙河之外,在西方却止于仍处于撒拉逊人统治下的西班牙边界。云朵的最下端越过比利牛斯山脉,抵达并覆盖加泰罗尼亚:这里是西班牙边区,为了从科尔多瓦埃米尔手中夺走它,查理曼耗尽了生命的最后几年。查理曼发动过许多战争,打败过巴伐利亚人、布列塔尼人和伦巴德人,相比之下,与阿拉伯人之间的战争在法兰克皇帝的征战史中微不足道。然而,在文学上,它却被无限地夸大,甚至将全世界卷入其中,图书馆中更是文章满纸。在诗人们的想像中,以及在更早前平民的想像中,事件并不是从历史的角度,而是从神话的角度展开的。 为了追溯这个神话流传的奇妙起源,有必要对那段昏暗不幸的历史情节进行一番重述。七七八年,查理曼试图远征萨拉戈萨,但很快被迫重新翻越比利牛斯山脉。撤退途中,法兰克的后卫部队遭巴斯克山民袭击,在龙塞沃惨败。据加洛林王朝的官方史料记载,法兰克的阵亡将领名单上就有一个名叫罗德兰度斯的人。 到此为止,历史,即事实的真相与史诗并无多大关联。《罗兰之歌》创作于龙塞沃灾难发生后的三个世纪,一一零零年前后,即第一次十字军东征时期:这是最准确的历史参照。当时的整个欧洲弥漫着圣战情绪,基督教世界和穆斯林世界发生尖锐的冲突。在这样的氛围下,法国诞生了一部由无名氏创作的史诗(最后一行诗中出现的名字是杜洛杜斯):《罗兰之歌》。诗歌语言简洁、动人、庄重。史诗中的查理曼征服了除萨拉戈萨外被撒拉逊人统治的整个西班牙。马西里奥国王提议讲和,条件是法兰克军队撤出西班牙,勇者罗兰主张继续作战,但盖内隆(马冈札的盖内)的意见占了上风,结果盖内隆背叛法兰克,与马里西奥定下密谋,撒拉逊军队撕毁和平协议,在龙塞沃集结力量并突袭罗兰率领的法兰克后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