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背后的信息

[美] 马克斯·巴泽曼
前言 为什么那些重要的信息你总是视而不见 一个人要历经多少次回首,才能装作视而不见? ——鲍勃·迪伦,《随风飘散》 “9·11”事件发生后的几个夜晚,我总是会从睡梦中惊醒,脑海中呈现的是第二架飞机被挟持着撞向世界贸易中心第二座塔楼的画面。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很少会影响我休息,我的睡眠质量通常很高,而且基本记不住自己究竟做过什么梦。现在连续好几个夜晚,我都被同样的恐怖画面惊醒,无法再次入睡,这对我来说真的很罕见。既然如此,我干脆不再睡觉,在凌晨时分径直去家里的办公室,思考像我这样的社会科学工作者对于发生在美国的这一悲剧会有怎样的看法。几个这样的夜晚之后,我形成了一个模糊的观点:“9·11”事件其实是可以预见的,也应该是可以避免的。以下就是我在那几个清晨简略记录下来的论证要点: •美国政府早就知道恐怖分子对美国的仇恨与日俱增,而且愿意成为“殉道者”; •1993年,恐怖分子曾用炸弹袭击世界贸易中心; •1994年,恐怖分子曾挟持一架法国航空公司的飞机,试图用这架飞机撞毁埃菲尔铁塔,但没有成功; •同样也是在1994年,恐怖分子试图在亚洲同时挟持12架美国商用飞机; •乘客都知道,类似于小刀这种可以当作武器的东西是很容易带上飞机的。 这些想法形成后不久,在和当时哈佛商学院的同事迈克尔·沃特金斯(Michael Watkins)一起喝咖啡的时候,我提起了这些对“9·11”事件的分析。沃特金斯请我到他的办公室,找出了一份名为《可预见的危机》(Predictable Surprises)的文件,后来这个文件名也成了2003年我们合著之作的书名。这本书着重讨论了针对可预见的危机,个人和组织该如何识别、处理并采取行动,以避免严重的后果。在将“9·11”事件视作一次可预见的危机进行分析的那个章节,我们预见了“9·11”调查委员会对于此次事件的最终结论:“‘9·11’恐怖袭击虽然令人震惊,但本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