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疑难深度解析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组 何虎生
上篇综述 从鸦片战争到 五四运动前夜 一、如何理解鸦片战争前的世界和中国、矛盾与冲突 1.1840年是一块界碑 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打断了中国一直以来的独立发展进程,迫使其滑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泥沼。由此,使古老的国家蹒跚步入近代第一页的1840年,顺理成章地成为国内外公认的一块界碑。从时间尺度上讲,1840年是一道界线,此前属于辉煌古典岁月,此后属于屈辱沉沦年代;从空间尺度上讲,1840年是一道分水岭,之前是“孤家寡人”的地区史,之后是汇流成潮的世界史;就价值尺度而言,1840年是文明评价标准发生变化的转折点,宗藩华夷、帝王将相的朝代底色逐渐褪去,古今中外、概念工具、思想资源等西方文明谱系色彩日趋浓重;就历史发展进程而言,1840年是承前启后的关节点,两种文明、两种制度、两个时代、两个世界在同一历史事件中激烈碰撞,打破了原有的时空限制,缓慢但不可逆转地改变了中国的前途与命运;等等。但是,1840年作为近代中国的界碑,与其说诸般变化与变化倾向骤然发生于一场战争前后、旦夕之间,不如说是中西两种制度、两大文明对抗与角力的结果。鸦片战争及其之后,中国与世界的各种变化之“果”,必须也只能到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与世界中去寻找原因。 2.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 提及中国,油然而生于人们心中的,往往是古典中国的辉煌与灿烂,传统中国的兴盛与绵延,文明中国的礼仪与富足:雄奇秀美的自然地理风光与浓淡相宜的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源远流长的文明之光与异彩纷呈的儒道佛等各家文化内在有机地融为一体、相得益彰,“一体化”的社会结构、“超稳定”的社会系统、“大一统”的存在状态与人才辈出的制度化培养机制相辅相成……对从秦到清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人们既津津乐道于她的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亦营营纠缠于她的循环往复的兴衰治乱、改朝换代、王朝专制、凝固停滞。清朝之前,中国的社会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