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箱:日本之耻

[日] 伊藤诗织
致中国读者 直至现在,我们仍对反复出现的性别歧视、性暴力习以为常,我们避忌谈这些事,我们的声音被压制,被迫沉默。 当我谈起我的经历时,有人说:“日本女性不会讲述这么羞耻的事,伊藤诗织不是日本人。” 无论我们生在哪里、在怎样的环境成长,所有这些歧视、骚扰和暴力都不应被容忍。 中国的#MeToo运动也在进行中,女性们在发声,谢谢你们,让我听到你们的声音。 通过这本书,大概更多女性的声音会被听见吧。 因为任何时候,我的声音都能化作你的声音,或者你珍视的人的声音。 二〇一九年三月六日 伊藤诗织 前言 二〇一七年五月二十九日,我在司法记者俱乐部召开了一场新闻发布会。关于我的性侵受害一案,检察厅给出的判定结论是“不起诉”。为此,我向检方的审查机构递交了复议申告书,并通过本次发布会,面向公众宣布了这一决定。 自遭受性侵之日起,实际上已过去两年多了。 大概有不少人,是经由本次发布会才刚刚获知此事的。然而这两年间,我却记不清已在警方、律师事务所或媒体人员面前,把相同的话复述了多少遍。 当时,国会方才提出了包括强奸罪在内的刑法修正案。对强奸罪加以问责的刑法,自明治时代制定之后,历经百余年,却从未进行过大幅度的修订。包括“亲告罪”制度在内,日本的刑法可谓故态依然。也就是说,只要性侵受害人不主动提出指控,性暴力的实施者就不会被问罪。 针对修正案的议程也一再延后,我不免觉得:“如今,对法律的修订在国会里难道是不能成立的?” 不仅是对法律的修正,对性犯罪受害人的调查方式,乃至整个社会的接受程度与态度等,方方面面都有必要加以改善。 针对这一点,我有义务主动发声,将见解公之于众。 假若只是被动等待他人的关切,事态将永远不会改变——对此,我开始有所醒觉。 就在我抛头露面,将自己的姓名公之于世,终于吐露心声,并获得了理解和同情的那一刻…… 二〇一七年九月二十二日,检察审查会做出了判定。 “本案不予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