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城记:在城市晃荡
朱晓剑
成都人与重庆人是欢喜冤家,离不得又合不来,所以成渝口水战一直不停息。但说到地缘关系,两家都没得啥子话说,亲如兄弟嘛。有时表现得是互相较劲:你有春熙路,我有解放碑;你有金融中心,我有经济中心……谁也差不了谁。“假打”、“耿直”,都是可以互相指代的名词。
不过,成都人除了所谓的休闲、巴适、安逸之外,还有很多的精神不为外地人所知。更多的时候,我们看一个城市及其生活的人类,喜欢贴个标签,但对成都人而言,任何标签都有可能失之于片面性,正儿八经的成都人不牛逼哄哄,低头做事,且不管别人如何说去,只要生活得够好,那才是真的好。
人人都是自恋狂
没有哪一个城市像成都人这样自恋:美食中的所谓百菜百味,到了成都都化为川菜的一部分;4000年不更名不迁址,灾难的飞地,那场汶川地震不过给成都人增加了幽默感。很多外地人到了成都,都觉得成都人太安逸了,喝喝茶、打打麻将,日子照样过得滋滋润润。外地人整天看到成都人在耍起,不是摆龙门阵就是在喝茶,怎么创造的GDP还是那么多呐。很多人搞不醒豁这个,那是因为成都人把日子过成段子,不同的段子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也就有不同的吃票子门路,正所谓虾有虾道,蟹有蟹路。
自恋,说白了就是一种幸福指数。一个城市的幸福指数高不高,就看自恋的程度有多深——不是每个人都能找到那么多的幸福感的。从另外一种意义上说,这自恋也是一种资本。
比如说成都人的休闲,不是懒散,不是堕落,而是对于许多功利选择的一种随和态度。不是成都人不爱大钱,而是有了那么多刚刚好满足生活需求,足矣。
外地人就常常拿这个说事。说成都小农意识,活脱脱一个当世阿斗,不思进取,其实,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更多的时候人们追求的恰是张爱玲说的岁月静好,现世安稳。成都文化标志之一的老作家流沙河说,成都的气质,就是平等和笃定,不积极,也不懈怠;不冷漠,也不热情;不高昂,也不低调。分寸感很强,一切都能恰到好处。
对成都人来说,自恋成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