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生活
艾思奇
毛泽东同志给艾思奇同志的一封信
思奇同志:
你的《哲学与生活》是你的著作中更深刻的书,我读了得益很多,抄录了一些,送请一看是否有抄错的。其中有一个问题略有疑点(不是基本的不同),请你再考虑一下,详情当面告诉。今日何时有暇,我来看你。
毛泽东 毛泽东同志摘录艾著《哲学与生活》
(1937年9月)
我们所用的一切名词(或概念、范畴),例如,“绝对”“相对”等,都是现实事物的反映。世界上有现实的马,才有马的名词。相对、绝对两名词,也不是和现实事物离开的。
日常生活中常常有绝对主义在作怪。
例如信命运,以为事情是不变的。又如认某处生活环境不适于己,要求他移,也以为环境是不能变的。又如认周围的人是不觉悟的,不知道人也会变化。
黑暗不是绝对的,光明也不是绝对的。
超过现实去追求理想的实现,与逃避现实,同是观念论。一切观念论中,大部分都是绝对主义。
左倾幼稚病,是一种绝对主义,因为它们把理想看绝对了,不知理想要按照当前实况才能实现。
黑暗的变动和光明的取得,是和努力与否成比例的,努力则然,不努力则否,这些东西的相对性,是对于努力或不努力而言的,是对于时间性而言的。
相对主义认为没有一定的真理,一人一理,十人十理,“还不是差不多”。这是怀疑主义,一切皆疑,无可把握。
怀疑是对的,怀疑一切是不对的。
老年人相对主义多,少年人绝对主义多。
相对主义夸张了事物的相对性。事物变动的相绝(对)性是应该承认的,夸张到无可把握,就成了相对主义。
承认事物的变动性、相对性,同时又承认变动中相对中的一定的东西,事物发展的一定的规律,在相对中承认绝对的东西。绝对包含于相对之中。相对主义不承认这种规律性。
相对的东西,包含着一定的绝对的东西,绝对的东西,是作为相对的东西的每一个必然阶级(段)而表现出来,这就是两者的关系。
扬弃是:一方面把消极的东西抛弃了否定了,一方面又把积极的东西加以批评改作而保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