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

沈复
译者序 我从小喜欢看《浮生六记》,但每次也只看《闺房记乐》与《坎坷记愁》,大约这两段是有故事的。 直到我接到翻译的任务,才认真地看了全部的文字,才慢慢了解了一个立体的沈复、还有一段真实的清朝历史,以及在那段历史中一个个体的人生起伏。 李白有诗云:“浮生若梦,为欢几何。”这大约便是《浮生六记》的由来吧。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个体的悲欢离合,在时代的长河里也不过尔尔。然而,要感谢沈复能够用笔为我们记录下那个时代一个家庭的悲悲喜喜,让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那个时代背景中,在浮世间随波逐流却又不愿放弃自己的沈三白和陈芸。 谈到清代文学,人们总会提及《红楼梦》。《红楼梦》更多地是一部世情小说,是从一个贵族的视角看时代与家庭变迁。而《浮生六记》描绘的是清代普通人的生活。陈寅恪对此进行了非常客观中肯的评价:“吾国文学,自来以礼法顾忌之故,不敢多言男女间关系,而于正式男女关系如夫妇者,尤少涉及。盖闺房燕昵之情意,家庭迷盐之琐屑,大抵不列于篇章,惟以笼统之词,概括言之而已。此后来沈三白《浮生六记》之《闺房记乐》,所以为例外创作。”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浮生六记》堪与《红楼梦》比肩。红学家俞平伯一生钟爱《浮生六记》,赞其“俨如一块纯美的水晶,只见明莹,不见衬露明莹的颜色;只见精微,不见制作精微的痕迹”。 我最爱芸,大概读过《浮生六记》的人没有不爱她的吧。接到这次翻译任务,很认真地把《闲情记趣》和《浪游记快》读了好几遍,依然难增喜爱之情,或许原因便是这两部芸出场太少吧。 在中国文学史上,芸并不是最美丽的,也不是最聪明的,但却是最灵动最可爱的。林语堂也是这样认为的。 芸,聪慧秀丽,自幼丧父,家境贫寒,靠女红养家糊口,自学读书识字,偶也得几句诗句,如“秋深人瘦菊花肥”,这让我想起李清照,却又想起林黛玉。芸大抵就是这样有才气的女子。后来她结婚,遇到一个她爱的也爱她的男子—沈复。婚后的生活并不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