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白岩松

刘楠
自序 三个十年 皮囊寻心 2018年3月24日,我给自己设定的初稿截稿日。 限期的好处是,紧迫感让回忆从时光缝、骨头缝里一点点沁出来。 大半年间,我奔波于加拿大、美国两国做课题研究。我得承认,写这本书稿像挤牙膏一样,一点一点,写写停停。 生命的菁华只留下了时间的灰烬,记忆也总在边缘一抹儿打转。 有时,我故意在桌上摆满带到国外的关于白岩松的书,好像在宣誓我写作的气势。偶尔,我翻开扉页,看这个评论部十年的同事曾写给我的寄语,恍如隔世。当然,人是丈量万物的尺度,丈量人的尺度又如何界定呢?“理性先生?狡黠先生?正确先生?”坊间太多声音,缥缈、神秘又遥远…… 这个时代,他似乎是主流中的另类,又是另类中的主流。 “白岩松”,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符号。在中国,很难找到像他这样身份多元的新闻人,包括知名主播、意见领袖、政协委员、学生导师、公益代言人、励志作者等,在中国新闻史上,关于记者型主持人、直播评论、新闻语态改变等实践,他是难以复制的开拓者。 写白岩松无疑是一项浩大磨心的冒险工程。如何避免景观式名人消费的指摘?如何把其个人探索与时代变迁有机结合?如何让学术研究转换成更普世朴实的叙述? 我怒而不争于自己的工具理性,又在书写边界上伸缩不定,开始沮丧起来。 截稿前的日子,我在国外病恹恹的。口疮上火,咳嗽叠着胸腔的鸣响,持续多日。夜晚,我辗转难眠,翻看白岩松在“东西联大”推荐过的《皮囊》一书。书中对往事回忆之细腻极致,也恰到好处地催醒了我这皮囊里的沉睡神经元。 记忆之闸敞开,天际露出微光。我的文字快马飞驰,竟然按时兑现了计划。 一 十年。所谓截稿日,是一种仪式感。 2018年3月24日,是《新闻1+1》的10岁生日。 十年前,2008年3月,乍暖还寒。我原来工作了三年的中央电视台(以下简称央视)《社会记录》节目被撤销,一档颇有为白岩松量身定做色彩的新节目正在招兵买马、积极筹办中。白岩松说,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