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误:为什么我们总爱犯错?

[美] 凯瑟琳·舒尔茨(Kathryn Schulz)
第1部分 错误的含义 第1章 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 明明知道自己是对的,结果却错了,这种事让我很恼火。 ——莫里哀 为什么“正确”会让人心情愉快呢?不管怎么说,这种良好的感觉只能算得上次级快感,可不像巧克力、冲浪、接吻等那样直接,可以通过“主干道”直达人体内部,侵入我们的脾胃、肾上腺、大脑边缘系统,甚至冲击那颗容易晕厥的心。不过,“正确”带来的兴奋感令人无法抗拒,而且具有普遍性。最神奇的是,这种感受对所有人来说都是相同的。我们并不是和任何一个人接吻都会感到愉快,却可以因为任何正确的判断而得意。这倒不是赌注的缘故,猜对了哪条外交政策有效,比猜对了哪匹马会跑赢更重要。但不论是赌马还是赌政策,我们都可以兴高采烈地投入其中。我们赌的内容也不重要,无论是正确地认出了黄顶莺,还是猜中了同事的性取向,都一样让人感到开心。更奇特的是,猜对了那些不愉快的事,也可以让我们乐上一阵子——比如股市暴跌、朋友失恋。甚至即使我们在爱人的坚持下不得不拖着沉重的行李往宾馆的反方向走了15分钟,也依然会因为自己的正确而感到高兴。 就像所有美好的经历无法持续一样,我们也无法一直保持正确。有时候我们会赌输,有时候也会被别人对正确答案或做法的质疑所烦扰。其实,这种焦虑感本身就反映了我们非常迫切地想要“正确”。不过,总体来说,一方面,我们都喜欢享受正确的乐趣;另一方面,我们确实都感觉自己是正确的。这种自以为是的感觉偶尔会挂在脸上,特别是在争论、传道、打赌,或者作预测时,而更多时候,这种自以为是只是一种心理活动。很多人一辈子都觉得,自己在任何时刻对任何事情的判断,大致都是正确的——从政治观、学术观,到宗教信仰、道德观念、对别人的评判,乃至记忆,以及对事实的理解……仔细想想,其实挺荒谬的,我们似乎一直不自觉地以为自己简直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公平地说,我们深信自己的判断,这倒也常常有据可依。无论如何,大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