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

施耐庵
文前 图片: 大闹野猪林 图片: 智取生辰纲 前言 《水浒传》,作于元末明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作者历来有争议,现在学术界大都认为是施耐庵所作。施耐庵生平材料极少,据笔记和新发现材料推考,其生平大致是:元末明初人,原籍苏州,传说为船商子弟,中过秀才、举人。曾赴元大都会试,结果落第。经人推荐,到山东郓城任训导。他遍搜梁山泊附近有关宋江等人的英雄事迹,考察当地的风土人情。曾在钱塘(今杭州)任官,因与当权者不合,任期不满便辞官回苏州。张士诚占据苏州时,曾入幕府,不久离去,往常熟、江阴一带做塾师。明朝初年,北归兴化,居白驹镇(今大丰)。后卒于淮安,终年七十五岁。但一些研究者对此颇存疑义。 《水浒传》写的是北宋宣和年间(1119—1125)宋江等聚众起义的故事。宋、元年间,话本、杂剧在民间广泛演说,有些存留到现在,如话本《大宋宣和遗事》和元人杂剧。施耐庵把宋元以来史书、传说、话本和杂剧等“水浒”故事加以汇集、选择、加工、创作而写成《水浒传》。《水浒传》在问世之后的几百年间广为流传,深受人们的喜爱,屡次出版,因而版本十分复杂。概括地说,有繁本和简本两大系统。繁本细致生动,文学性强;简本叙述简约,细节描写较少。繁本系统中又有百二十回本、百回本、七十回本之别。本书以刊于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的“容与堂”百回本《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为底本,以明万历年间袁无涯刊刻的百二十回本、清代贯华堂七十回本作为参校本,认真比较异见,择善而从。 为了帮助读者扫除阅读障碍,更方便地鉴赏这本文学名著,我们做了两方面工作: 1.注释。《水浒传》是一部盛传于民间的文学作品,其中的通俗词语就是宋元间人的常言,不过有些由于时代变迁,意义已不甚明了,还有一些方言,语音和写法特殊,也不太好理解,当时的“通俗”反而成了现代人的阅读障碍,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