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伦堡之旅

nolix
图片 译序(nolix) 黑塞沉重吗?比起各个时代里以“沉重”为标志色彩的德国作家们,似乎说不上沉重。黑塞轻盈吗? 放在世界文学的视角里观察,比他轻盈的作家太多了。那么黑塞的魅力究竟在哪里?记得早先有一期《文景》将近一半的篇幅都交给了这位对于国人还有些陌生的诺奖得主;再听起朋友谈起那一期时,忽然像和小资的阅读品味联系了起来,想来也是难免。 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1877年出生于德国南部卡尔夫小镇的一个清教徒家庭。他27岁发表第一篇小说,66岁完成了最后的《玻璃球游戏》,一生著作丰盛。作品中也有很多自我分析的、洋溢着心理性或自传性色彩的文本,这也许和他曾经向荣格的心理分析求助,以及14岁就进入神学院学习有关。 写作《纽伦堡之旅》时,他正好50岁。在十年前的一个秋天他直接和在波恩的荣格联系。之前他已经历了孩子得病,家庭问题受困扰(《罗斯哈尔德》书中有所反映),他开始阅读荣格的著作并参加了其心理分析心理学俱乐部的活动。而20世纪20年代创作的《荒原狼》中“荒原狼”一角的内心彷徨也正映照出作家自身的内心彷徨。 笔者与黑塞结缘,还是在大学尚未毕业时所聆听的、出自德语界的权威杨武能教授的一次讲演,细想起来那是关于黑塞的第一颗小小种子。不过栽下之后,后来仅有的与黑塞相关的“果实”,惭愧地说也仅是这一本中篇游记而已。 全书字数不长,一些细节略有絮絮叨叨。除了开篇充沛的德意志哲人的风范扑面而来,越读到后来越会发觉,这个德国人和一个邻家大叔竟然越来越接近了。文字中表现出的种种柔弱和纠结往往显得相当腼腆与不自信,还有些令人同情呢! 不过,他的叙述每每流露的最迷人的东西,可能也就是那个不自信的东西——犹如与你促膝交谈时一样坦诚,毫无保留。在今天读到那些描述自己身体与精神困境的句子时,说实话我总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在阿多尼斯或是谁的诗歌里,它们都是似曾相识的。 正如黑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