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论讲记

王孺童
前言 佛教从释迦牟尼创立以来,经历了从小乘到大乘、从本土到海外的发展过程。所谓“小乘”,其实是后来大乘佛教兴起后,对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之蔑称。而这一时期的佛教,更能体现释尊在世时的教法。当时很多追随释尊的弟子,能够亲自听闻释尊之言教,所以他们大多能够在一生之中证入涅槃、获得解脱。在释尊去世后,这些亲随弟子将释尊生前言教进行结集,形成了流传后世的三藏典籍,使得无缘亲听释尊言教的弟子,同样可以有所遵循、有所归止,进而依教奉行、证道解脱。 早期佛教弟子严格按照释尊生前确立的制度,过着集体的僧团生活,与世俗社会刻意保持着一定距离。比如按照律制规定,僧团住止修行之“阿兰若处”,必须与世俗聚落相隔“一俱卢舍”的距离。所谓“俱卢舍”,为梵文音译,意译为牛声或鼓声传闻最远之距离,一俱卢舍大约为五里左右。只有在“食时”,僧众才能进入聚落乞食。乞食不能超过七家,也不允许与俗人对视交谈,不必向供养者表示感谢。按照沙弥十戒之规定,出家僧众不得观听世俗歌舞,不能接触世俗金钱等。在早期佛教经律中,几乎看不到有佛弟子到世俗中去说法教化的记载。这种极尽摆脱世俗社会,追求个人出世解脱,在外界看来极为神秘之宗教团体,随着时间的推移,必定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甚至威胁到僧团自身的生存。 出家人也是人,不可能脱离社会人群而独立存在。有鉴于此,在佛教僧团内部,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青年出家人,开始对守旧的耆宿出家人提出质疑,试图从制度上对传统佛教进行改革。这就造成原始佛教在僧团内部的根本分裂,形成了小乘佛教的诸多的“部派”,其中趋向革新的“大众部”,也为后来大乘佛教之兴起奠定了扬弃之基础。 大乘佛教从根本上讲,是对小乘佛教从理论到制度上的彻底改造。过去佛教的话语权是掌握在以出家人为主体的僧团手中,而那些信仰佛教或是想亲近佛教的广大世俗人群,永远处于极为边缘且无知的境地。他们与僧团有着巨大的隔阂,无法从僧团获得佛法的滋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