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国

熊培云
Toute notre dignité consiste en la pensée. 我们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 ——帕斯卡 当今世界上有两大民族……美国人在与自然为他们设置的障碍进行斗争,俄国人在与人进行搏斗。一个在与荒野和野蛮战斗,另一个在与全副武装的文明作战。因此,美国人的征服是用劳动者的犁进行的,而俄国人的征服则是靠士兵的剑进行的。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美国人以个人利益为动力,任凭个人去发挥自己的力量和智慧,而不予以限制。而以此为目的,俄国人差不多把社会的一切权力都集中于一人之手。前者以自由为主要的行动手段,后者以奴役为主要的行动手段……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1835年) “老师,我们两人的乌托邦区别就在这里。您要义务兵役,我要学校;您梦想人成为士兵,我梦想人成为公民;您希望人拥有强力,我希望人拥有思想。你要一个利剑共和国……我要一个思想共和国。” ——雨果《九三年》(1873年) 图片: 雨果像 作者摄 当时我住在十六区,距塞纳河只有五米之遥。每天清晨走过塞纳河,然而坐上RER,经艾菲尔铁塔,不用几站便是圣·米歇尔大道了。几分钟后,我便可以在索邦大学图书馆里看书,倦了就到院内广场的雨果像下静坐,喂鸽子,聊天,看人来人往,看漫天流云舒卷…… 图片: 索邦,屋顶上的阳光 作者摄 图片: 索邦清晨 作者摄 再版序 我想和这个世界平起平坐 《思想国》算是我的第一本书。当时我刚回国,有不少心得需要整理。只是由于缺少经验,加上又遇到了些波折,换了东南西北几家出版社,这本书的出版并不十分理想。同样遗憾的是,书名的灵感来自我敬重的法国作家雨果的小说《九三年》,然而我在书中对雨果的介绍却只是蜻蜓点水。事实上,在我生命中对我最有影响的两位法国作家,除了罗曼·罗兰,另一位就是维克多·雨果。 回想当年我在法国的学习与生活,有不少记忆与雨果有关。比如说在巴黎大学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