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艺术:1700—1830

[英] 马修·克拉斯克
马修·克拉斯克 Matthew Craske 耶鲁大学客座教授,曾任英国国家肖像画廊利弗休姆研究员、剑桥大学邱吉尔学院研究员。 导言 从洛可可到浪漫主义:定义的难题,还是信仰的质疑? 20世纪晚期是个学术专业化的时代。现代学者在编写一本有抱负的通史之前,总是要先得到出版商的支持。我也不例外。本书的写作,便源于此前编写一本18世纪至19世纪早期欧洲视觉艺术史的邀请。本书的主旨,是尝试辨别和分析这个时代本质性与典型性的艺术问题,并对这些问题的产生做一些历史性阐释。 读者可能会觉得,书中对时代变化的历史性阐述无非老生常谈。恰恰相反,我认为,虽然我们以往已大费周章地叙述过18世纪至19世纪初的艺术,却始终不够重视分析导致变化发生的根本历史原因。在概述这一时期欧洲视觉艺术的发展历史时,我们更关注的是类型的划分,而不是对其进行分析。欧洲艺术总是被划分为“洛可可”、“新古典”和“浪漫主义”。这三个术语,即使得到了那些力推使用这些词汇的学者的认可,但要么是彻底的年代错置,要么涉及意义的诸多“现代”变迁——这使它们既难以定义,又充满丰富的内涵足资探索。 那些耗费了太多精力去定义这些欧洲艺术“风格”、“运动”,或者去阐释风格演变过程的学者,通常从来不去解释这些假定的风格术语从何而来。菲斯克·金博尔(Fiske Kimball)在他的《创造洛可可》(The Creation of Rococo,1943年出版,1964年、1980年再版)一书序言中公开声称,不要去质疑“洛可可”这个词为何产生或含义为何,才是明智之举。 在对艺术创作和风格演变进行广泛研究时,必须回答的问题就是:是什么?怎么样?什么时候?在哪里?谁?至于为什么,我们遵从歌德审慎的建议,闭口不问。我们或许可以指出艺术与政治、社会和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也可以将艺术与批评,以及其他文科领域中的发展趋势进行类比,或者分析其影响及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