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分心

[美] 亚历克斯·索勇-金·庞
献给希瑟 图片: 沙径入口沙径,达尔文修建于故居唐屋。照片摄于1929年(大英图书馆董事会版权所有,010822.de.81) 引言 两只猴子 岚山位于历史悠久的日本京都市西北部。岩田山猴子公园就在岚山上。公园曲径蜿蜒,在那里还能鸟瞰京都美景。但最吸引人的是这里的140余只猴子。这些猴子以爱群居、嬉戏,有时会搞恶作剧著称,而且像其他猴子一样聪明、擅长交际。它们和家族成员做游戏,互相照顾幼崽,互相学习新技能,甚至具有明显的团队意识。 有的猴群极其喜爱洗澡、做雪球、清洗食物、钓鱼或者用海水给食物调味。岩田山的猴子以喜欢清洁牙齿和玩石头出名。正因为这些不同的家族习惯,让一些科学家认为猴子也有自己的文化,而文化一直是传统认识中人类区别于其他物种的显著特征。岩田山猴群天性中的好奇和狡黠也像人类:前一秒,一只卖萌的猴子正让你看得入迷,下一秒你就会发现,它的同伙拿着你在公园门口买的食物跑掉了。 它们另外一个像人类的地方,就是尽管很聪明,但对任何事物都无法长久保持注意力。公园所在的山坡给它们提供了极好的俯瞰京都这座历史古城的地势,但它们毫不理会,只顾断断续续地发出怪叫。这些猴子的行为正是佛家说的“心猿”的现实写照。我很喜欢用“心猿”来比喻那些经常出现的、任性的、紧张不安的心境。西藏禅修大师创巴仁波切说“心猿”的表现很疯狂,它“跳来跳去,不肯停歇,焦躁不安”。 猴子的行为反映了它们内心深处的焦躁不安:它们坐不住,因为它们的思维不肯停歇。同样,大部分时候,人类的思维也在不停变换。即使安静的时候,思维也会游移。电子设备的蜂鸣声、新消息的提示界面、语音信箱的提示声,都会让你的思维像刚喝了三杯浓缩咖啡的猴子一样躁动。当今无限膨胀的信息和电子设备更让心猿无法被控制。它因过载而兴奋,总是被闪耀的东西吸引,却无法在各种科技和选择中分辨好坏。 心猿之说贯穿整个佛家教义,这也说明人们对思维及其与世界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