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巴黎

[法] 洛朗·多伊奇(Lorant Deutsch)
埃玛纽埃尔·艾曼提供帮助 谨以此书向埃迪·米切尔致敬,是他的电视节目《最新放映》首先启发了我对于法国历史的兴趣。同时也以此书向我的姐姐和父母致敬,他们为了我,不厌其烦地每周收看这档电视节目…… 译本序 随着地铁的节拍,探访历史的迷思 巴黎,永恒的光明之城,怀旧者的天堂,都市闲逛者的圣地,这座城市似乎可以满足不同群体的渴望与诉求。文学爱好者,可丈量一部文学地图,探访作家笔下巴黎的虚与实;艺术爱好者,可来一场朝圣之旅,博物馆和咖啡馆是绝妙的驻足地;建筑爱好者,可发掘这座古老都市走向现代的流变痕迹;时尚达人和饕客,在街头小巷总能撞上心头好……巴黎,不断创新并追求卓越,却从未割断与传统和历史的关系。这座城市的美好和精彩,正在于现在和过去融合得是那样巧妙和自然。巴黎这座城,适合探幽访古,因为历史遗产已然渗透在文化传统和现代城市肌理之中,成为日常生活的构成。 巴黎是法兰西历史的见证和缩影,它自有其秘密。在法国演员洛朗·多伊奇眼里,它“是一切谜题、矛盾和疑问的源头”。洛朗·多伊奇是个不折不扣的历史迷,自少年时便痴迷于这座城市,执迷于它的历史。2009年,多伊奇带来一部跨界作品——《地下巴黎》,这是一部对于巴黎历史的探秘之作,一举创下了当年的出版物销售奇迹。实际上,关于法国历史、巴黎历史的书林林总总,可谓蔚然大观,有学院派的恢弘巨著,如拉维斯的17卷本《法国史》,也有普及类读物,如著名的“入门系列”(Collection pour les nuls)中也收录了《法国史入门》。《地下巴黎》,一部业余历史爱好者的处女作竟大获成功,持续热卖,出版一年后销售额达50万册以上,继而又有插图本和4部系列改编纪录片推出,影响巨大,这着实能让职业史学家眼红和嫉妒。 我们或可从不同角度来阐释《地下巴黎》的畅销。是因为作者的“名人”效应?的确,在舞台和屏幕上演绎过莫扎特、萨特、拉封丹的洛朗,戴上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