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的极境

[美] 爱德华·W.萨义德
图片 图片 【美】爱德华·W.萨义德 著 庄加逊 译 音乐的极境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广西桂林市五里店路9号• 前言 丹尼尔·巴伦博伊姆 爱德华·萨义德是兴趣极其广博的学者,不仅精通音乐、文学、哲学,甚至对于政治亦有十分深入的理解。能在截然不同的学科间寻求并找到关联的人少之又少,萨义德是其中之一。他对于人类精神以及人本身有着不同寻常的领悟,恐怕这一切源于他极富启发性的构想:相互平行、和谐共处的理念与话题乃至文化常常呈现出自相矛盾的特质。这种悖论并非意在反驳,相反地,它们因矛盾而愈加丰富,因不同而滋养彼此。我坚信,正是如此非凡的洞见令萨义德成为极具影响力的人物。当他开始这场音乐人生之旅时,所谓音乐价值在社会中的位置正在无力地衰减。音乐中所包含的人性,音乐静观与思考所带来的裨益,以及认为声音可以传递超然理念的看法,所有这一切观念在当今现代世界已不再通行。音乐从其他生活领域被孤立出来,不再被视作个体知性发展的必要层面。与医学领域一样,音乐的世界已经演变成一个由专家构成的小圈子。面对日渐式微的音乐,这些专家生产出越来越多的理论,但是摆在他们面前的可研究范畴却越来越小。 萨义德极力反对学科专门化,于是严厉地抨击音乐教育日益贫乏的现状。我认为他的批评相当公允,音乐教育的问题不仅出现在美国,毕竟对美国而言,音乐是从古老欧洲引进的舶来品;更糟糕的是,那些诞生过世界最伟大音乐人物的欧洲国家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据萨义德所见,诞生出贝多芬、勃拉姆斯、瓦格纳、舒曼等众多名家的音乐摇篮德国,以及孕育出德彪西、拉威尔的法国,皆对于音乐教育品质与教育资源环境的恶化抱以坐视不管的态度。此外,他察觉到一种令他不安的趋势(正是这个观点令我们二人迅速结为同盟):音乐教育越来越专门化,范围越来越狭小,即便是一些现成的、容易获得的普及类教育亦有同样的倾向。最好的情况是,此类教育培养出高度胜任音乐表演的器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