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练型管理者

俞清 金慧英
推荐序一 当素昧平生的作者邀请我为其新作写序时,我颇为惊讶。收到书稿大概翻阅一遍后,我便爱不释手,于是欣然允诺执笔捧场。个中原因,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表述。 第一,这本书满足了目前国内教练市场的需求。我在2008年把埃里克森教练体系引进国内后,又接连引进了高管教练、系统性团队教练等一系列国际知名教练品牌。为了了解市场对教练的接受程度,我一直非常关注我们学员的来源情况。概括来讲,学员大致有三部分来源:第一部分学员来自咨询培训类的专业领域,这部分人是组织的外部教练;第二部分学员来自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系统,这部分人可以成为企业的内部教练;第三部分学员是老板、教师和公务员等各类人士,这部分人显示着教练市场的无限延展性。在这十多年传播教练技术的过程中,我亲眼印证了企业人力资源系统的学员比例,从一开始的20%左右一路攀升到现在的50%多,这说明以目标与成果为导向,以发掘员工内在潜力、促进员工良好表现和持续发展为目的的教练技术,在这个充满变数的VUCA(复杂、多变、模糊且充满不确定性)时代,逐步被国内的各类企业认可、引进和实施,并从企业人力资源系统逐步扩展到各个业务单元,以适应企业内外部变革和发展的需要。例如,国内企业的翘楚华为公司,就在数年前参照IBM(国际商业机器公司)的教练模式并聘请IBM的教练组,在公司各级管理层推广教练技术,以提升团队和组织绩效。所以,如何成为教练型管理者,已成为组织和团队应对困境、追求卓越的有力武器,而这本书生逢其时,它将满足市场的巨大需求,为各级管理者所喜爱。 第二,这本书填补了国内该方面书籍的空白。自2003年接触教练技术以来,为了了解、学习和推广国外的先进经验,我前后翻译或组织翻译了18本教练书籍,如《从教练到唤醒者》《培养卓越领导者的教练指南》《高绩效团队教练》等就颇受市场好评,但这些书都是偏重于从理念或工具层面来阐述教练行业的发展或某种教练应用类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