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要终结了吗?(《哈佛商业评论》增刊)

哈佛商业评论
序言 中美贸易战的形势愈加严峻复杂,越来越多走向全球的中国企业在其中受到波及,比如中兴遭遇制裁、华为在“孟晚舟”事件后紧接着又被美国商务部列入出口管制的“实体名单”等等。 有人不禁会发出疑问:全球化要走到尽头了吗?波士顿咨询的调查认为,全球化并未走到尽头,而是以新模式出现,它进入一个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的重新平衡期。它将会带来复杂性更高、波动性更大的新规则;其中包括地方性与区域性的规则,以期在国家政治利益和全球经济逻辑体系之间重塑平衡。 而面对着复杂多变的新全球化时代,身处其中的全球化企业该如何应对?华为的做法值得借鉴。禁令出来后,任正非在华为总部接受国内媒体群访时的诸多观点在网络上刷屏,比如,“大家要骂就骂美国政客,这件事不关美国企业什么事情”、“华为在’和平时期‘都是一半来自美国芯片,一半来自华为,华为不能孤立于世界”、“不能狭隘地认为爱华为就爱华为手机”等等。 这些观点彰显的是任正非倡导的合作共赢的企业全球化战略。在中美贸易摩擦愈演愈烈以及企业国际化进入2.0阶段的当下,这些观点对中国企业该持有怎样的全球战略观、如何应对国际化中的重重挑战,显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任正非的这种理念,用一些学者的话说也就是一种天下战略观。所谓天下战略观,是一种根植于本土文明,同时又能与世界对话与接轨的软实力。这种全新的全球战略观,需要与各类利益相关者损益相济,能够帮助中国新崛起的跨国公司处变不惊、建立软实力,更好地在国际舞台合作与共赢。 小佛爷今天推荐三篇文章,帮助你拨开贸易战的重重迷雾,看清背后的种种战略考量,找到自己的应对之道。 增刊:全球化要终结了吗? 全球化并未终结,企业须适应多极格局 廖天舒 | 文 从全球地缘政治角度讲,2016年称得上波云诡谲。英国脱欧,特朗普当选,孤立主义与反全球化思潮日渐抬头,为各国企业全球化的前景蒙上一层阴影。实际上,这种趋势早有苗头,自2008年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