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与记忆:身体体验疗法如何重塑创伤记忆

[美] 彼得·莱文(Peter A.Levine)
推荐序 心理学和精神病学领域对创伤记忆的研究有很长且珍贵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19世纪70年代的巴黎,神经学家让-马丁·沙可开始着手研究导致萨尔贝蒂耶(Salpêtrière)医院病房的歇斯底里症患者许多症状的原因,例如瘫痪、运动不协调、昏厥、突然的崩溃、狂笑或疯狂地哭泣。沙可和他的学生逐渐理解到,这些离奇的举动和身体姿势是心理创伤带来的身体痕迹。 1889年,沙可的学生皮埃尔·让内撰写的第一本书《自动化的心理》(L’automatisme psychologique)中描述了我们现在称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在这本书中他声称心理创伤发生在程序性记忆中,即在自动化的行为、反应、感觉和态度中,而且创伤会在内在感觉(焦虑与惊恐)、躯体运动或视觉影像(噩梦和闪回)中重复播放。让内开始将记忆问题推向处理创伤的前台和中心:当极度的情绪干扰正常的记忆过程时,一个事件才会变成创伤。后来,心理创伤患者面对提示创伤的线索会表现出应激反应,这对于当初的威胁是恰当的反应,但这种反应后来出现是不合时宜的,就像杯子掉落到地上时内心感觉到的恐慌,或是孩子开始哭泣时内心突然爆发的愤怒。 一个多世纪以来,我们已经理解了心理创伤的痕迹不是被储存为过去发生的坏事情的叙述,而是被体验为直接威胁到生命安全的身体感觉,而且这种威胁会被感知为发生在此时此刻。这期间,我们逐步发现,普通记忆(会随时间改变和衰退的生命故事)和创伤记忆(再现的身体感觉与动作,伴随强烈的恐惧、羞耻、愤怒和崩溃等消极情绪)之间的差异是负责建立“自传式记忆”的大脑系统损坏的结果。 让内还指出,有心理创伤的人会困在过去:他们无法摆脱那种恐惧,尽管他们在意识中想要把它们抛在脑后,但是他们的行为和感受就像那一切仍在发生一样。由于不能将创伤置之脑后,他们的能量会消耗在控制自己的情绪上,消耗在将注意力转移到当下的需要上。让内和他的同事们从那些痛苦的经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