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传

王水照 崔铭
文前插图 图片: 〔宋〕欧阳修 书《灼艾帖》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图片: 〔宋〕欧阳修 书《集古录跋》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片: 〔宋〕欧阳修 书《谱图序稿》局部 辽宁省博物馆藏 图片 图片: 〔元〕 赵孟頫书《秋声赋》 辽宁省博物馆藏 图片: 〔明〕 文徵明 书《醉翁亭记》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第一章 一代文宗出孤寒 这是一座极为偏僻的小城,贫穷而闭塞,虽然早在春秋时代,这里既已号称汉东大国,但是这里的山川土地,既无高深壮厚之势,士庶人众,也无英杰才俊。由于土地枯瘠,人们往往急于生计而失去了舒坦愉悦的心境,即使在丰年吉岁,那些豪门巨室,也无力营造园林池沼,以为岁时休暇之地。不过,与周围那些更为落后的邑县相比较,这里似乎又稍显富庶,所以,宋朝立国之后,在此设州,名为随州(治所在今湖北随县)。 随州地处京西南路,距离汴京不过千里,“虽名藩镇,而实下州”,直到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领域都没有值得称道的成绩。然而,当时又有谁能想到,这个贫瘠的地方,正养育着一位能够振起大宋一代文运的文化巨星呢? 从沙滩画荻开始,幼年的欧阳修在母亲引导下读书习字 秋天,夕阳下,涢水在随州城外缓缓地流淌,微风拂着岸边的杨柳,一切都是那样地静谧安宁。这时的欧阳修看起来不过三四岁光景,正在沙地上独自玩耍。他用沙子堆起一座小山,又在旁边挖了一条沟渠,然后在“山”上插一些芦苇、荻草……他一边兴致勃勃地玩着,一边就像唱歌似的快乐地念着:“天、地、人,上、中、下……”他不时得意地回头看看他的妈妈,好像在说:瞧,我多能干!我会堆小山,我会挖小沟,我会种树,最重要的是,我会念字,还会写呢! 他确实是个聪明的孩子,虽然苍白瘦弱,却透着一股引人注目的机灵劲儿,让每个路过的人都忍不住多看他一眼。这些字,是妈妈今天刚教给他的。他们用沙地当纸,用光滑的荻杆做笔,轻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