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功夫:成为金牌文案的6大核心能力

乐剑峰
序 我相信笨功夫的力量 一转眼,我竟然已经在创意行业折腾了20多个年头。 到今天,还常有读者告诉我说当初是因为看了我的书,被文案的魅力所吸引,才决定投身广告业。可后来才发现,理想丰满,现实骨感,真实的职业人生远不如想象的那样光鲜。这个时候,我往往会劝他们再等一等,再给自己一点时间。 因为,文案是一门功夫,它需要热情,更需要恒心。 我相信笨功夫的力量。它可以让我们坦然面对那些必须要经历的磨砺。大学毕业时,我坚持用几十封手写的求职信,打动多位国际4A(美国广告代理协会)公司的老板,获得了北上广的面试机会。我从月薪1 500元的见习文案起步,一直做到创意总监,后来又去大学教书,办了公司、学院,甚至还有网络电台。一路起伏,虽然被外界称为“金牌文案”,但我其实更愿意把自己称作“杂牌文案”。不放过每一次值得尝试的机会,让我这个平凡的广告人,收获了不一样的人生。 我相信笨功夫的力量。在奥美、盛世长城这样的公司里,我有幸与广告界的传奇大佬、各国高手共事,我知道,只有多出几倍的付出,才能跟上他们的节奏以及对专业品质的苛求。下班后,我通常都会留在公司资料室不走,从当时罕见的外文创意杂志(Shots、Archive、US AD Review等)中,找出那些犀利而又隽永的文案,然后一笔一画、逐字逐句地摘录在我的小本子里。多年之后,我创建了自己的公众号“创意渐疯”、编写了热销教材《文案不哭》,正是得益于这段经历。如今,回望那些苦行僧般的日子、那些因创意而闪亮的夜晚,它们就像大海中的灯塔,让我得以在迷雾中辨明自己的航向。 我相信笨功夫的力量。有人说,这是个全民创意的时代,大家都活跃在社交媒体里:手机里,都是民间神文案;各种全球大奖,戛纳、纽约、金铅笔,第一时间就能看到,而且统统免费。广告好像不再是个专业了。果真如此吗?唾手可得的资讯,并没有让我们的创作变得更容易;碎片化的传播语境,让广告的保鲜期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