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身立命:大时代中的知识人

许纪霖
自序 我个人从事的研究领域,有三个分支:中国知识分子、中国思想史和城市文化研究。但最有心得和敝帚自珍的,依然是知识分子研究。我研究知识分子纯属偶然,我是“文革”以后第一届考入大学的77级的学生,1982年大学本科毕业留校(华东师范大学),留校以后系里面让我教一门“中国民主党派史”的课程,后来发现八个民主党派历史太短,资料也太少,研究的空间很有限,反而对民主党派中的人物,那些赫赫有名的知识分子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感觉我自己与民国知识分子是心心相通的,所以就不期而然地转向了知识分子的研究。 1987年1月份我在《读书》杂志发表了第一篇研究知识分子的文章《从中国的〈忏悔录〉看知识分子的心态与人格》,写民初记者黄远生的心路历程,是我研究知识分子的处女作。30多年对知识分子的研究,差不多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80年代到90年代初,主要从心态史的角度进入,从个案和群体的角度讨论中国知识分子从古代到民国为什么丧失了独立人格,背后的文化因素和政治因素是什么。接连在《读书》杂志和《走向未来》杂志发表了好几篇文章之后,约稿纷至沓来,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有了某种危机感,觉得自己已经形成了一条依赖路径,不再有新意。到了9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做思想史研究,读了不少政治哲学的书,试图把思想史和知识分子研究结合起来,这是第二阶段。2017年出版的《家国天下:现代中国的个人、国家与世界认同》,是这个阶段知识分子思想史研究的一个阶段性成果。而我当下的研究则进入了第三个阶段。 我是一个有好奇心的人,总是想在旧的领域里面,搞搞新的意思。即使是知识分子研究,如果我们总是在一两个频道里面研究老话题,研究会慢慢变得单一、单调,让人有疲劳和重复感。本书所收集的,是我30多年来知识分子研究的文章,那已经是过去的文本,虽然依然有其价值与意义,但我想借本书新版出版之际,谈谈近几年来一直在思考的知识分子研究的新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