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就是理生活

水湄物语
前言 早在年轻时就该明白的道理 写这篇前言的时候,距离我第一本书《30岁前的每一天》的出版已经过去7年了。7年间,我的生命中多了3个可爱的孩子,事业上拥有了3家公司,2018年还成功完成了一个亿的融资目标,仿佛生活已经有了起色。不过,很少有人知道,我在20岁出头的时候,并没有看上去那么顺风顺水。 我的17岁:高考失利 我的父母都是上海知青,我的童年是在四川度过的。后来得益于国家政策,初中毕业我回到了上海,在一所寄宿高中就读。生活和学业的巨大改变,对青春期的我都是考验。 高考那一年,爸妈特意请假从四川到上海来陪我,然而我还是考砸了。最终我因2分之差无缘本科线,被一所专科院校录取。我就读的专业是在当时看来已经濒临夕阳产业的“纺织品设计”。 还好,我没有就此消沉下去,带着不服输和不气馁,创造了一段短暂的“铁饭碗”经历。 我的20岁:不想混的“退休”生活 通过不懈努力,专科毕业后,我顺利通过公务员考试,20岁就端上了长辈们很满意的“铁饭碗”。同时,我一边工作,一边开始了专升本的学习。用了3年时间,我最终获得了本科学历。 我当时抱着“铁饭碗”,学历也提升了,求个安稳的下半辈子,应该不成问题,但我并不想这样。我当时的日常工作是打字、写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除了消磨我的意志力以外,毫无成就感。记得有一次到食堂排队打饭,我突然发现,我的“后半辈子”都排在我前面:科长、副处长、局长……虽然那时候我也马上要升科长了,但那一瞬间让我明白,这种一眼望得到退休的日子,不是我想要的。 于是,23岁的我又开始不安分了。虽然当时也不知道未来究竟想干什么,但总觉得自己还有其他的潜力可以发掘,于是开始了MBA的备考之路,每个周末都在肯德基看书学习,最后还真的考上了。就这样,冒着被爸妈断绝关系的风险,24岁的我和“铁饭碗”说再见了。 我的26岁:MBA毕业,高薪白领又如何 24岁重返校园,全日制2年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