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版图

[美] 理查德·尼斯贝特
中文版序 寂静的与躁动的 世界之为整体所包含着的万有关系,绝非人类的渺小理性能够拆解和重构。 本书作者是2002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社会心理学院士的耶鲁大学及密歇根大学教授尼斯贝特(Richard Nisbett)。他提到的那个中国学生叫彭凯平,现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在这本书的第6章里,作者提供了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例子来支持彭凯平的观点:心理测验者给受试儿童看三幅图画,其一是“青草”,其二是“公鸡”,其三是“牛”,然后要求受试儿童把这三幅图画分为两类。大部分中国儿童把青草和牛归为一类,把公鸡放在另一类;大部分美国儿童把牛和公鸡归为一类,把青草放在另一类。 为什么呢?因为中国儿童习惯于按照事物之间的关系划分事物的类别,而美国儿童则习惯于把事物归入到它们作为“实体”各自所属的范畴里面去。按照“关系”,牛吃草,所以,牛和草被视为一个类别。按照“范畴”,牛和鸡都是动物,而草是植物。这里,儿童们表现出来的思维方式的一个重大差异在于,前者首先看到的是关系,其次才有被关系连接在一起的实体;后者则首先看到了实体,然后建构起实体之间的关系。受试者都是儿童,他们不知道动物与植物这类范畴内部的细节知识,也不知道“牛吃草”这类关系的科学道理,他们在已往的社会交往中习惯了特定社会的思维方式,并基于这种思维习惯来完成实验者提出的要求。因此,上述实验可以视为是一种社会心理学实验。 进而,尼斯贝特和几位中国学生对美国和中国的大学生们进行了类似的实验。他们让受试者指出“熊猫”、“猴子”、“香蕉”三项中最接近的两项。结果,美国学生表现出强烈的把猴子和熊猫视为同类的偏好,而中国学生则更倾向于把猴子与香蕉视为更接近的事物。这一实验表明,儿童时期形成的思维方式足以延续到成年时期。于是,思维的地理学差异对理解和缓解当代世界的各种冲突变得十分重要。 尼斯贝特指出,西方学术界长期以来,或者说,自笛卡儿以来,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