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二十一)

刘瑞琳 主编
特 稿 我的父亲刘文典 刘平章口述 张昌山、卫魏、刘兴育、姚铁军等整理 前记:关于刘文典先生,早已流传许多故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犹如雾里看花,云中望月,让人不辨真伪。今特访刘文典先生之子刘平章先生,希望能从他对父亲的回忆中,觅得一些事踪,尽力还原一位真实的刘文典。 一、父亲的经历 曾祖父是安徽怀宁人,早年在合肥做生意,开了一家不小的布号,生活尚算富足。可惜没多久,遇上洪秀全打安庆,俗称“长毛作乱”,家里人把布捆在祖父身上,从城墙上吊下去,这样才侥幸逃了出去。平乱后祖父回到合肥,继承了曾祖父的旧业经营布号。 祖父育有六子二女,父亲是填房夫人所生,兄弟排行第三,上面有两个哥哥和两个姐姐,下面有三个弟弟。八个子女中,要数父亲最聪明,祖父便很注重对他的培养。在他幼年时家里就请了私塾先生,教父亲读经书和古文。长到十二三岁,又请了当地美国基督教会医院的院士教他学习英文。就这样,父亲便早早地接触到了中国古典和西洋文化。稍大些,父亲便去了芜湖安徽公学读书,受教于陈独秀、谢无量、刘师培等名师。在研习学问的过程中,也接触到当时的进步思潮,并逐渐被其感染。后来又东渡日本,经人介绍结识章太炎先生,遂成为章门弟子,研习经学和小学。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父亲听到这个消息,当即回国并赶往上海。到上海后,父亲加入了《民立报》,担任编辑和英文翻译,与于右任和邵力子共事。当时,宋教仁、范鸿仙、景耀月、章士钊等都是《民立报》的编辑。《民立报》针砭时弊,揭露君主立宪骗局,批判封建专制度,谴责帝国主义侵略,鼓吹民族民主革命,号召推翻清政府,具有极大的社会影响力。孙中山是年赴上海时,首访了《民立报》,并为之作中英文题字,中文赠词为“戮力同心”,英文赠词为“Unity is our watchword”。这是父亲首次见到孙中山先生。 后来宋教仁遇刺,父亲和范鸿仙等人在《民立报》连续撰文,率先公布袁世凯刺杀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