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专栏

彭克
一 逃避的诀窍在于主动出击。从初中起我就深谙此道,如果你想要躲开老师的提问,你要做的不是躲躲闪闪,而是在老师眼光刚刚投撒向班上同学的时候便劈头盖脸迎上去,并且在他的目光停止扫射前适时转向。 十几年后,在《文艺生活》杂志社的会议室里,我正在熟练运用这一技巧,要不怎么说良好的中学教育有益于人的一生呢。今天是星期一,杂志社正在举行每周一次的例行评刊会,作为全世界对本刊意见最多的人,主编老陈把杂志翻到情感专栏那一页,重重拍在桌上,一连抛出三个问题:“你们看了上期情感专栏这篇文章吗?你们喜欢吗?我们这本杂志,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情感专栏?” 醒目的禁烟标志贴在会议室的大门上,这意味着老陈是会议室里唯一有特权抽烟的人。他一激动,右手夹着香烟的烟灰弹落在办公桌上,老陈用手重重地将烟灰抹去,感觉连桌子上贴的木皮都要被他撸了下来。 显然老陈对这篇文章相当不满,专栏编辑方橙看起来也有点紧张,低头涨红了脸,我则坦然把眼光投向老陈,反复练习在与他眼光交错时恰到好处转向远方。其实我并不需要这样做,毕竟我只是个体育栏目编辑,而体育是老陈心目中世界上最不重要、最没意义的事情之一,进杂志社这三年间,老陈就没怎么正眼瞧过我。 “我想听听你的看法,齐瑜。”老陈终于开始点名了,我悠然自得地体味着老陈对这句话节奏和韵律的掌握,以至于半天都没意识到,齐瑜是我的名字。 “齐瑜?”老陈再次重复了一遍我的名字。“怎么会是我?”一时间,媒体剧烈变革、产业颠覆、竞争机制、末位淘汰等字眼不由分说地涌入我脑海,难道说,老陈的慧眼已经发现了我这颗导致去年杂志营业收入下滑乃至全行业走向衰落的业界毒瘤了吗? 我把杂志摊开在眼前,舔了舔嘴,最后还是生生忍下了“为什么是我”这个问题,“情感方面的文章,我真的说不太好,在座各位老师都拥有比我更加丰富的情感经历和专业经验,比我有资格来评论这篇文章。”大家发出一阵哄笑,对面的方橙嘴角也轻轻一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