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艺黑白2:世界钢琴家访谈录(1944—1953)

焦元溥
图片 图片 焦元溥 著 游艺黑白.2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第二册 1944—1953 收录于第二册的钢琴家,除了科瓦切维奇,皆出生于1944至1953这十年之间,在相似的大时代背景中成长。这是世界大战结束,美苏成为超级强权,世界秩序重组的时代,也是百废待举,从断垣残壁重新出发,求新也求变的时代。 大环境如此,钢琴家也反映世局,悲欢离合、幸运无奈,都在音乐里细说从头。名家辈出的德国钢琴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何销声匿迹?作为战后德国唯一享有持续国际名声的钢琴家,奥皮兹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心得故事?英国为何长期没有培育出自己的钢琴家与作曲家?本册唯一的英国钢琴家多诺霍,将娓娓道出自己对于英国钢琴传统的理解。白建宇夫妇险遭特工绑架,曾是昔日欧洲各报头条;陈必先含辛茹苦的学琴过程,或许更令人讶异与震撼。“匈牙利三杰”的访问承接了第一册中桑多尔和瓦萨里的艺术理念,群星闪耀的俄国钢琴家则在这动荡不安的十年里各自面对不同的人生际遇,荣耀有时,痛憾有时。 第一章 欧洲篇 前言 “二战”后的欧洲音乐教育 收录于第二册的钢琴家,除了科瓦切维奇,皆出生于1944年至1953年这十年之间,在相似的大时代背景中成长。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美苏成为超级强权,世界秩序重组的时代,也是百废待举,从断壁残垣重新出发,求新也求变的时代。大环境如此,钢琴家也反映世局,悲欢离合、幸运无奈,都在音乐里细说从头。 在第一册欧洲篇中,我们见到来自匈牙利、奥地利与西班牙的钢琴家,也有法国与俄国学派专章,在本册欧洲篇我们将首次见到二战后德国和英国的钢琴家。德国向来有悠久钢琴演奏传统,名家辈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却发生剧烈转变——作为战争发动者,德国要如何面对传统,如何立足于世?奥皮兹,这位德国战后唯一享有持续国际名声的钢琴家,以人生经验告诉我们他的心得与故事。英国向来是音乐市场重镇,却长期没有培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