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生很贵 请别浪费

范典
《回家,过年》 过年,以前有团圆饭,有炮仗和烟火,有一家人的吵闹,有一整台春晚。现在,对我而言,只有几碗小菜,一盅小酒和半台春晚。 我觉得最好的年代,应该属于什么都还在懵懂的时期,比如婴儿,比如初恋,比如还未踏进社会。比如读一部官场小说,代入主人公的心理,在职场开始时,听到旁人对世事的一番铺垫的解说词,听得心惊肉跳。也就是真正懂事后,我觉得过年没啥意思了。 其实,这个家现在就剩我爸还属于我的惦念。老妈去年离除夕没几日撒手人寰,我愣是没哭出来。想想这么一个从小伴我到大的活生生的人,就这么没了,死前还唠里唠叨,要死要活的,真清静了,反而心里一沉,夜半时候,总要想起来没个完。 原来一大家子人,过年总聚在一块儿,我爸三兄弟轮换着请客。最早时候,家里烧,大人一桌,小孩一桌,直到人越来越多,挤不下了,索性就上饭馆、酒店。我是全家人的摄影师,吃完团圆饭,要合个影,都听我指挥。后来小叔和小婶都死了,老妈也不在了,我孩子又是自闭症,一家人东奔西走,吃尽苦头,这个家算是彻底散了。别的亲戚早就窃窃私语,是不是祖坟风水不利。我是不信佛的,为了孩子,也曾在正月初二天还未亮,冒着严寒爬去山上,给大佛点上三支清香和无烟蜡烛。老妈在的时候,埋怨我爷爷在天上不照应我们家,清明节懒得烧菜去祭拜他,现在我也祈求老妈在天上保佑我们一家人。再翻看到一家人笑意盈盈的合照,戳心窝,不忍再看。 以前,还在老家时,除夕之日,老爸和老妈总要带着心不甘情不愿的我,掸尘迎新。拿着崭新的笤帚爬在凳子上划拉墙顶角的蛛网,拿把小刷子把积在橱柜缝隙的尘土划在报纸上倒掉。锅里面用冬水浸着墨绿色的粽叶,下午开始,煤饼炉子就烧红了,先烧几壶水。烧水时,老妈就包粽子,浸过水的糯米里塞块肉,或是蜜枣、红枣、板栗,也有赤豆,三角包是甜粽子,横角包(四角包)是肉粽。老妈包的粽子,用棉绳扎紧,还用牙拉实了,怎么煮都不会散,我没学会。那粽子三五个串一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