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小说家

[美] 约翰·加德纳(John Gardner)
“创意写作书系”顾问委员会 (按姓氏笔画排名) 刁克利 中国人民大学 王安忆 复旦大学 刘震云 中国人民大学 孙郁 中国人民大学 劳马 中国人民大学 陈思和 复旦大学 格非 清华大学 曹文轩 北京大学 梁鸿 中国人民大学 阎连科 中国人民大学 葛红兵 上海大学 序 很久以前——1958年夏天,我和妻子带着两个幼子从华盛顿州的亚基马搬到了加利福尼亚州奇科城外的一个小镇。在那儿我们找了一栋老房子,每月房租25美元。为了筹措搬家费,我不得不向一个药剂师借了125美元,之前我一直为他送处方药,此人名叫比尔·巴顿。 这也间接说明,那时我和妻子已经身无分文。尽管只能勉强糊口,我还是打算去当时的奇科州立学院读书。不过在我的记忆中,早在我们搬到加利福尼亚去追寻与众不同的人生,并赚取属于我们的那份美国馅饼之前,我就想当一名作家了。我想写作,而且什么题材的作品都想写——当然小说最好,也想写诗歌、戏剧、电影脚本,为《户外探险》、《真实》、《商船队》以及《侠盗》等杂志(我当时读的一些杂志)撰稿,或是为当地报纸撰稿——只要能把词句串在一起,写出点前后连贯、于人于己都还有点意思的东西就行。可是,在搬家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得继续深造才能成为一个作家。的确,那时候我非常看重教育——比现在看重得多,可那是因为我现在年龄大了,也接受了教育。此外,也因为我们家还没有人上过大学,甚至连八年的义务教育都没人读完过。那时候我一无所知,但是我知道自己一无所知。 所以,当时的我不只怀揣着继续深造的愿望,还有很强的写作欲望;写作的欲望是如此强烈,即使是“自知之明”和“残酷的事实”——生活中的种种“现实”——一次次地提醒我放弃、别再做梦、安安静静去干点其他事,我还是凭借在学校里得到的一点鼓励和领悟笔耕不辍。 那年秋天在奇科州立学院,我报了多数大一新生必修的课程,也报了一门名为“创意写作101”的课程。这门课程由一位名叫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