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百年(珍藏版)

[美] 斯图尔特·克雷纳
推荐序 让中国迎来属于自己的“管理世纪” ——重读《管理百年》的意义 程明霞 《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副主编 《哈佛商业评论》一直深信“管理是一种正能量”,好管理不仅帮助企业家有效运营公司,更能为整个社会进步调动资源、贡献力量。 本书作者——著名管理史学家斯图尔特·克雷纳先生虽然远在伦敦,但他不仅是《哈佛商业评论》英文版编辑总监茱莉亚·科比(Julia Kirby)的好朋友,也是《哈佛商业评论》的老朋友。他在很多著作里都曾感谢《哈佛商业评论》对他的研究给予的支持。茱莉亚在《哈佛商业评论》90周年纪念刊(2012年11月号)上撰写本刊简史时,也特别提到克雷纳在管理史学领域的成就。 然而,“管理”究竟是什么?克雷纳在他这本《管理百年》中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清晰明确的定义。他说定义“管理”实在太困难,它是一门专业、一种职业,它是衡量企业卓越与否的尺度,但它又超越商业,无所不包。 谁是当代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管理思想家 我对克雷纳的为难深有同感。管理不仅难以定义,而且,尤其在中国,它还被严重误解和低估。一家声名显赫的商业媒体的编辑好友直言不讳地对我说:“管理什么的我最讨厌了。”另一位我所敬仰的大思想家的杰出弟子跟我说:“管理是真实的学问,但没什么大学问,组织理论就够了。”我的团队里一位年轻貌美聪明伶俐的同事告诉我:“管理这个词太不性感了。”而一群高管们在社交媒体上接力般地说:让那些辞职的人都快点滚蛋吧,地球没了谁都照样转,真以为我的企业没你不行吗?…… 所以,你能想象,当克雷纳一再追问我:谁是当代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管理思想家时,我有多为难。 对管理严重缺乏常识、缺乏认知的状况,与中国的现实有关。放松管制和对外开放带来的市场扩张,释放了中国企业的活力,造就了过去三十余年中国经济的腾飞。持续三十多年的经济上升周期,让中国的企业家们更着迷于外向型的投资、扩张、布局,而不是内部管理,比如产品研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