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香师日记

[法] 让-克罗德·艾列纳(Jean Claude Ellena)
献给 我的妻子苏珊娜 气味即文字,芳香为文学 调香师日记 趣味 2009年10月29日,星期四,巴黎 说起“趣”,我一向不太自在,聊到“欲”,就容易得多了。自我调配香水以来,我苦学有成,发明了一些“抢鼻”之作,好比那些为博取读者、听友和观众注意而琢磨良久的起头佳句、音符、影像,让对方意欲深入堂奥,延长趣味。在这个和时间赛跑的社会里,香水竟然只需两秒即优劣立判,快得跟瞥一眼似的!如此骤下评断真令我痛心。毕竟,香水只有被人品赏、擦抹,方能真正倾诉自己的故事。 我喜欢分享乐趣,这是我对奢侈的定义。我把这个看法转移到我创造的香水上面,这些香水多半都是要让人分享的。我就算为大众调配男性香水,也不忘偷加些许女性暗码,反之亦然,我也会这样调配女性香水。时尚的成规是用来颠覆玩弄的,我才不信香水有男女、中性或单性之别。只有擦香水的人才能替香水分门别类。自从圣罗兰的“鸦片”、娇兰的“一千零一夜”和迪奥的“真我”问世以来,擦这些香水的男性在印度大有人在。我不落窠臼,跳脱牢笼,偏要将选择权留给众人,随他们去自行玩味我的创作。 趣味,小小的趣味:我喜欢从日常生活中偷来的趣味,它们点亮了每一天。这些小趣味平淡无奇,有点老生常谈的味道,让人安心。一旦少了它们,等同剥夺了让日子好过一点的欢乐。 调配香水本是乐事一桩,只是某些早上,趣味却不在瓶子里。从物理化学的角度来看,与正装毫无二致的小样,温度依然如故,原料和分子的调合亦未变,只是闻起来了无生趣。一股绝望和孤寂的感觉袭来,我却作声不得。若是分享个中感受,那这个耗时数周的工作就要功亏一篑。此时,我会放下瓶子,遗忘它几天。我知道我会重拾旧趣,或找回寻求的那个想法。 季奥诺 2009年10月31日,星期六,飞机上 我搭上飞往尼斯的接驳班机。我的实验室在卡布里。全部行李仅包括袋子一只、书一本。《帕尔策姆的三棵树》(Les Trois Arbr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