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硝烟中的雅努斯

闻一
序 图片: 乌克兰画家维·瓦·沙塔林的油画:《班杜拉琴手之歌》。 我在多年的苏联史研究中,几乎没有把乌克兰作为一个独立的对象来加以研究,乌克兰只是苏联的一部分,对它的所有分析与综述都是融于对整个苏联的分析与综述之中的。也就是说,忽略了乌克兰无论是作为政治实体,还是作为地缘结构的独特性。这种情况不仅止于我,我的同行也大体如是。因此,我们有一系列的苏联史研究和苏联史,却没有独立的乌克兰史研究和乌克兰史。 自2014年春季起,“乌克兰问题”或“乌克兰危机”发酵般地隆起在世界政治舞台的中央。乌克兰的历史、乌克兰民族和国家的历史进程、乌克兰与它千年以来所依附的俄罗斯的关系也就随之成了一个几乎人人关注的课题。乌克兰的独特性在于:第一,它历来被称为是与俄罗斯同根同源的民族,是整个俄罗斯民族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大俄罗斯——俄罗斯。小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第二,它在漫长的岁月中并不具有独立的国家地位,它对沙皇俄国和社会主义苏联的依附和从属关系决定了它的历史进程的一系列特点。第三,它处于强国、大国争夺的地理位置上,这种情况使它身缠于难以摆脱的地缘政治结构之中,也决定了它在强国、大国之间的艰难抉择和摇摆态度。第四,它的经济不具备独立性,这造就了它在政治上的依附状态,左右了它的发展模式和道路的选择。 在历史中它不断被争夺,十月革命后,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最为严重的一次争夺。美国和以“北约”为组织的西方国家力图把乌克兰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而苏联和以“华约”为名的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则坚决抵制这种觊觎和争夺。这时的乌克兰之争,是两种制度(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两个阵营(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两种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对抗与争夺。 另一次严重的争夺是随着苏联的解体而出现的,并在2014年春季发展到最激烈的程度。虽然,这次争夺,一方仍是美国和以“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