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天生会数学

[美] 格雷格·纳尔逊(Greg Nelson)
译者序 让我们一起数手指 图片 以上的图形中显示了用手指数数的规律,请认真理解这个规律;请在圆形空格中填上数字,以确定你理解了这个规律。 孩子发现的第一个数数工具就是自己的手指。他们还会把手指咬在嘴里尝味道,同时感知手指的存在。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幼儿园中都上演着用手指数数的教学模式,因为手指的活动是对大脑神经最佳的刺激动作。在陪伴孩子数手指的过程中,孩子的心智会产生三个方面的变化: • 充分认识了自己的手指并体验了手指的活动。 • 在互动过程中与大人建立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 渐渐体会到数学很有趣。 数学属于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学数学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感受到快乐,然后才是熟悉数学,最后才是感受数学的规律。比如数手指就是一个感受快乐的过程。摆弄自己的手指又简单又方便,如果再能够结合数数就更好了。看着本文开头的图形,带着孩子开始数吧。 数数手指,探索数学规律 4岁的孩子应该可以按照大人的示范一直数下去。当孩子数到30或40时,父母就可以让孩子开始玩“猜”的游戏了:“你猜50会落在哪根手指上?”先让孩子猜,然后再数一下来验证。然后再猜:“80会落在哪根手指上呢?”然后再验证。此时,孩子就会陷入沉思。或者你让孩子说一个数,由你来猜这个数字会落在哪根手指上。重要的是孩子会越来越好奇,并渐渐地开始思索这其中有没有规律可循。如果让4岁的孩子每天玩半个小时,大约到第三天他就会尝试提出一些规律。如果父母继续与孩子玩,孩子就会把规律摸索得越来越清楚。这就等于在孩子的大脑中植入了数学规律的萌芽。规律是数学的核心基础,也是一切人类活动的本质要素。孩子通过三个步骤在大脑中建立规律意识: • 简单好玩的活动。 • 不断重复活动,其中还包含猜测和验证。 • 与大人互动,并且大人会一直陪着玩下去。 这本书提供了更多类似的活动用来激发孩子自己的数学意识,让他们在快乐的玩耍中自己发现规律。这是寓教于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