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全集9(谈艺卷)

汪曾祺
《汪曾祺全集》编辑工作委员会 主任/郭娟 成员/季红真 汪朝 汪朗 汪明 徐强 李光荣 李建新 赵坤 刘伟 杨康 周墨西 李玉俐 (排名不分先后) 文前插图 图片: 1981年10月 在高邮百花书场做讲座 朱崇平 摄 图片: 1987年 参加美国爱荷华写作计划时 在晚会上唱戏 图片: 在北京虎坊桥新居自己的画作前 图片: 《短篇小说的本质》原载报纸 谈艺卷说明 此两卷收入作者自1944年创作的谈艺类文章265篇,包括谈文学创作、谈作家作品、谈创作心得,以及谈书画、曲艺等其他艺术门类。形式有文论、艺术随笔、讲稿、发言纪要、自序、为他人作序等。多人发言的座谈纪要,仅摘录作者发言内容,收为附录。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 1944年 黑罂粟花 ——《李贺歌诗编》读后 第一 李贺的精神生活 下午六点钟,有些人心里是黄昏,有些人眼前是夕阳。金霞,紫霭,珠灰色淹没远山近水,夜当真来了,夜是黑的。 有唐一代,是中国历史上最豪华的日子。每个人都年轻,充满生命力量,境遇又多优裕,所以他们做的事几乎是全是从前此后人所不能做的。从政府机构、社会秩序,直到瓷盘、漆盒,莫不表现其难能的健康美丽。当然最足以记录豪华的是诗。但是历史最严刻。一个最悲哀的称呼终于产生了——晚唐。于是我们可以看到暮色中的几个人像——幽暗的角落,苔先湿,草先冷,贾岛的敏感是无怪其然的;眼看光和热消逝了,竭力想找另一种东西来照耀漫漫长夜的,是韩愈;沉湎于无限好景,以山头胭脂作脸上胭脂的,是温飞卿、李商隐;而李长吉则是守在窗前,望着天,头晕了,脸苍白,眼睛里飞舞各种幻想。 长吉七岁作诗,想属可能,如果他早生几百年,一定不难“一日看尽长安花”。但是在他那个时代,便是有“到处逢人说项斯”,恐怕肯听的人也不多。听也许是听了,听过只索一番叹息,还是爱莫能助。所以他一生总不得意。他的《开愁歌》笔下作: 秋风吹地百草干,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