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

张汝伦
序 西方人将哲学视为他们文化的核心,这不是没来由的。在古希腊,“哲学”一词几乎涵盖了当时的所有科学;后来西方科学的许多学科,都是逐渐从中分化出来的。正因为如此,西方人才会一度将哲学视为“科学的科学”或“科学的王后”。这种理解意味着各门科学其实是孕育于哲学。哲学提供了人类各种思想,当然也包括科学思想的基本观念和思维架构。这当然不是什么哲学帝国主义的说法,而是由哲学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哲学一般并不探究特殊的经验知识的问题,而是提出和追问关于整体或大全,关于知识的前提,关于根据和意义,关于起源和目的,关于善的问题,我们所有特殊的问题,只有在这些基本问题的基础上才能提出和得到回答。另一方面,人类对于世界和自己的理解,也是建立在这些问题的基础上的。哲学的问题是导向性问题,哲学的观念不仅奠定了各门科学的基础,也决定了世界的精神样态和文化样态。换言之,我们可以在哲学中看到一个时代的精神面貌。 因此,要理解现代西方文化和科学,必须了解西方现代哲学。虽然“现代”这个概念从何时算起不会有一致的意见,但按照现在人们通常的说法,一般把二十世纪算作是“现代”的开始。照理说哲学史是不应该受编年史时间的约束的,而应该是以精神形态出现的时间来划分时代。可是,编年史意义上的二十世纪不但恰好标志着人类历史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也标志着西方精神世界的一个崭新时代。英国人保罗·约翰逊《现代》一书的第一句话就是:“现代世界是从1919年5月29日开始的。”(保罗·约翰逊,《现代——从1919年到2000年的世界》,上卷)这一天,科学家在西非和巴西拍下的日食照片证实了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宇宙理论,牛顿的宇宙论成为过去。与此同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开始流行,尽管标志这个理论诞生的《梦的解析》出版于1900年。相对论和精神分析理论在一定意义上是西方现代文化的象征,它们象征建立在古典现代性思维基础上的现代性文化和哲学基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