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还没有死掉

[澳] 伊丹·本-巴拉克
献给妈妈 宇宙中充满了神奇的东西,耐心地等待着我们变得更为睿智。 — 艾登·菲尔伯茨(Eden Phillpotts),《阴影过隙》( A Shadow Passes) 致中国读者 这本书谈的是西方概念下的免疫学—它是什么,它是如何工作的,它是如何演化、发育而来的,它是如何被发现的,以及未来可能会出现什么。 我知道还有别的方式来思考免疫学,比如中国传统医学实践背后的理论。我也知道—而且非常清醒地知道—我对中医的思考模式知之甚少,如果我竟不自量力地来探讨这些理论,无异于班门弄斧,只会贻笑大方。 但是我会这么说:随着我们的世界联系得越来越紧密,在过去可以独立发展的不同的思考与实践模式,在今天,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接触。比如,世界卫生组织今年 6 月刚刚发布了最新的《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第 11 次修订版》(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and Related Health Problems 11th Revision), 简称为 ICD-11,这个数据库是全世界医生和健康从业者的参考标准。 目前,ICD-11 正在测试阶段,将于 2022 年生效。第 11 次修订版里新增了一章,专门讨论东方传统医学的症候与模式分类—在之前,这是没有过的。 正如我在引言里所说,这不是一本健康指南。如果你哪里不舒服了,请咨询医生。我感兴趣的问题是,当有着根本差异的思维模式与实践相遇并展开互动的时候,会发生什么。它们会彼此竞争吗? 会拒斥、整合、杂交、平衡?还是以上都有?在身体试图维持健康的过程中,所有这些动态变化在随后的章节里都会出现。不远的将来,人类又将如何保障自身的健康呢? 伊丹·本 - 巴拉克 2018 年 12 月 30 日 引 言 当我们环顾四周,目力所及之处,皆潜伏着无数细菌,它们伺机侵入我…